村庄“青蛙飞舞的村庄”?不要看了标题就以为这是莫言的小说,也别看了片子就以为这是一部国产电影。本文作者是要给你描述广西的一个小村子。而摄影师顺便调皮了一下,把片子都做成电影镜头——他说这样很带感,关键是现在很流行。小编也没啥意见,就是感觉英文字幕有点醉,没关系,你们喜欢就好。撰文:朱千华摄影:杨昶

  我跟随车队离开天峨县城后一直向东,开始进入崎岖的丹峨二级公路。我们的目的地是一个叫纳洞村纳鲁屯的壮族山寨。这是羊年的正月十一,年3月1日。

  汽车在青葱而狭窄的山道上颠簸,途中很少遇到交会的车辆。纳洞村纳鲁屯距天峨县城20公里。大约经过四十分钟摇晃,我们就到了纳鲁屯。下车后,我一下子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满山遍野都是青蛙:村里几乎所有墙壁上都爬满了大大小小的青蛙,田野上堆满稻草扎成的青蛙,通往各个山口的小道两边,插满青蛙图腾的彩旗,山野的风很大,风一吹,旗帜就飘,猎猎飞舞,旗帜上的青蛙就活了,扑腾扑腾地跳,让人产生奇怪的感觉:青蛙在飞,漫山遍野。

  这真是一个美丽的山乡。有溪涧自村中缓缓流过,波光粼粼,水车慢转。四周连绵的青色山峦,山中遍植枇杷、油桃、核桃等果物。从风雨桥上走来牵牛而归的老年村民,服饰简洁,神情静蔼。不远处,参差升起数缕炊烟。山野的风变得很温暖,桃花正肆意盛开。这里没有欲望,只有纯蓝墨水的天空。

  把这样的天空装在心里,穿在身上,成了这个民族最鲜亮的特征。在纳洞村周围的许多山寨,一直居住着一群以蓝为美的壮族同胞,他们向往蓝天,崇尚蓝色,所穿衣料多用自织土布并用蓝草染成,以蓝色衣服为族群标记,自称蓝衣壮。这是壮族中的一个小分支。

  一年一度的蚂拐节需要等到晚上才开始,所以白天仍然是村民们自己的世界。他们忙着晚上的篝火,清理场地,堆放柴禾。他们把自家的柴禾背到广场上来,然后在田埂边坐下,从腰间摸出琐呐,兀自吹起。村童们异常兴奋,脸上身上,涂成了青蛙色线条,满地撒欢。

  蚂拐,是壮语,就是青蛙。青蛙叫,雨水到。当地壮民传说青蛙是雷公的使者,它能预报天气,消除虫害,能够保证稻作的丰收。这是一种不可抗拒的神力,一代又一代先民崇拜蚂拐,祭祀蚂拐,希冀生活的这片土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于是,蚂拐成了这个乡村的图腾,无处不在,并成就了一座乡村的历史。

  在纳鲁屯的寨子里行走,可以看到一个个乡村母亲的脸上荡漾着春天。许多蓝衣壮的妇女在忙碌,她们身材窈窕,满面春风,吸引着许多人的目光。天峨山清水秀,水土养人,一直是个美女之乡。民间有个段子,问天峨妹子哪里的好。“六排妹子嘴巴好,说得多来做得少,岜暮妹子心肠好,家里再穷不会跑,龙滩妹子思想好,宁愿自己三班倒,纳洞妹子气质好,水多皮嫩不出老……”

  满身心装着蓝天白云的女人,她的形象不会差到哪儿去。此外,我看到她们的胸前,都系着一个黑底绣花围兜,围兜上的图案,正是绿色的青蛙。她们相信,这些快乐的青蛙能给她们带来幸福。

  我无法想像那些如潮的蛙声曾经带给这个村寨的快乐。夜晚渐渐来临。我看见越来越多的蓝衣壮男女从四面八方汇聚到纳鲁屯来,他们举着的火把将整个山村照亮,把现实照进梦境。在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的脑海中都浮现着那个偏远的山村遥远而神秘的光亮,我甚至以为那是个梦,一个关于乡村最优美的夜晚的梦。

  所有的火把又聚拢在一起,熊熊的篝火照亮整个山野。

  蚂拐祭祀仪式正式开始。村中德高望众的族人头领用壮语颂读祭文。混沌造天地,雷神管风雨。稻田水满满,蚂拐齐聚聚……

  头领露出哀求似的目光,并伸出双臂仰望天空。他的脸上布满虔诚。天空是那样深不可测,对于村民来说,那是除了土地之外最为神圣的地方,各种神灵都住在那里,除了梦境,那是惟一可以给大地带来甘泉的圣地。

  在长老抑扬顿挫的颂读声中,琐呐声渐起。最后,长老一声高喊:“请铜鼓——”

  在整个红水河域,铜鼓是壮家人丰收、祈祷、祭祀时不可或缺的一种古老法器。这是一种单面鼓,平时不用时,鼓面向上。请铜鼓也需要有仪式:主人端来一碗米酒置于鼓面,用竹叶沾酒洒于铜鼓周围,然后向铜鼓交待事项:今日村中祭祀,我要带你去那里,遇到打雷下雨你都不要怕,敲出的声音一定要宏亮。

  打铜鼓需有木架,悬挂铜鼓。铿锵的铜鼓声响起来。同时,蚂拐舞者闻声而动,他们头戴面具,随着鼓点跳动。动作古朴粗犷,若青蛙行状。

  对于稻作民族而言,一年中雨水多寡关系到粮食生产的丰歉。若久旱无雨,则可能导致颗粒无收,没有稻米,族人则难以生存。于是,为了获得充足的雨水,它们不得不采用各种方式来祈求风调雨顺,而铜鼓被认为是具有求雨功能的神奇法器。

  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铜鼓周身布满蛙纹。有的鼓面上,铸有铜蛙,这就是壮族人所说的铜鼓精。

  在岭南地区,关于铜鼓精的传说有很多。最早的记载,是在唐代的一部笔记作品《岭表录异》中。说有个乡野顽童,因牧牛,看到田中有只大青蛙在鸣叫,就去捕捉。青蛙纵身一跃,跳入穴中。顽童立即挖掘。那个洞很大,却不见青蛙的踪影。但在洞中挖到一只铜鼓,上面绿锈斑斑,鼓面上铸有一只青蛙。很多人说,那就是跳下去的青蛙的化身,变成了铜鼓精。

  在铜鼓声伴随下,村里的妇女们开始翩翩起舞,其中含有耙田舞、插秧舞、薅秧舞、纺纱织布舞、庆丰收舞等一整套农活动作,而孩子们则扮成青蛙跟随其后。

  蓝衣壮的妇女们就像乡野清风,一遍遍地在乡村稻田里吹拂,喜看稻穗千重浪。她们是春的气息,让人闻见了山谷间弥漫的稻花香。

  丰收的喜悦感染了每一个人。熊熊的篝火映红了脸庞,所有相识和不相识的村民加入了丰收的狂欢。

  也许是族人头领的虔诚,或者是铜鼓精的魔力,祭祀仪式果然感动了上苍,纳鲁屯的上空真的飘起了雨丝,不大不小。那就是甘甜的雨露,无声无息地滋润着每个狂欢的村民。

  风调雨顺。村民的心愿如此简单。他们满面春光,从从容容地走过乡村的田野,走进各自己的村庄。当他们回眸一顾,纳鲁屯的篝火还在燃烧,激昂的铜鼓声穿过绵延的山冈,震动四野。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助力白癜风康复
治白癜风秘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niuzia.com/qnzyl/3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