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照汤锅里的汤勺子
作者 阿姜·查 摘自 《以法为赠礼》 你知道那要什么地步才会结束吗?或者你就继续这样地学习下去?或者它是有结束的?……。那样子是无妨,但那只是外在的学习,而不是内在的学习。因为“内在的学习”你必须学习这双眼睛、这对耳朵、这个鼻子、这个舌头、这具身躯,以及这颗心,那才是真正的学习。书本的学习只是外在的学习,那是真地很难去完成的。 当眼见色时,会发生什么事呢?当耳、鼻、舌经验到声、香、味时,又会如何呢?当身、心,与触、法尘相触时,又会有什么反应呢?那里仍然有贪、嗔、痴吗?我们有迷失在色、声、香、味、触和情绪里吗?这就是“内在的学习”,它有完成的一天! 假若我们学习,却不去实践,我们将得不到任何的结果。这就像一个养牛的人,早上,他牵牛出去吃草,傍晚,他带牛回牛舍,但他却从没喝过牛奶!读书无妨,却可别让它也像这样了。你应该养牛,也喝牛奶;你必须既学习也实践,以得到最好的成效。 这儿,我将进一步地解释。就像一个人,他养鸡,却不取鸡蛋,所有他得到的就只是鸡粪而已!我就是这样告诉那些在家养鸡的人。小心你可别也变成那样了!这意思是说,我们学习经典,却不知如何去放下杂染,不知如何去“推”。掉心中的贪、嗔、痴。学习而没有实践、没有“放下”,是不会有结果的。这就是为什么我将它比喻为养鸡却不取蛋而取鸡粪的人,那是同样的事。 就因为这样,佛陀希望我们学习经典,而后透过身、语、意去断绝一切的恶行,在我们的行为、语言、思想中长养良善,而人类真正的价值,透过我们的行为、语言、思想将得以完成。但如果我们只说得好听,却不照著行动,那它仍然没有完成。或是如果我们行善,心却仍然不善,那也还没完成。佛陀教导,要在身、语、意当中长养良善,长养善行、善语知善思,这是人类的珍宝!学习和实践必须两者俱佳。 佛陀的八正道——修行之道,有八个因素。这八个因素别无其他,就是这个“身体”两颗眼睛、两双耳朵、两个鼻孔、、一个舌头以及一具身躯,这便是“道”而心是追随“道”的。因此,举习和实践两者部存在我们的身、语、意当中。 你曾见经典教导过除了身、语、意之外的东西吗?经典就只教导这个,没其他的了。而杂染正就“生”在这儿的。如果你了知它们,它们就会“死”在这儿。因此你应该了解,学习和实践两者正都是存在这儿的。如果我们能学习这个,我们便可以了解一切事物了。这就像我们的言语:说一句真理之言,胜过说一辈子的错误之语!你能理解吗!一个学习而却不实践的人,就像汤锅里头的一根汤勺子,它每天都在锅子里,却不知道汤的滋味。如果你不实践即使是学习到死的那一天,你都不会知道解脱的味道!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niuzia.com/qnzyl/984.html
- 上一篇文章: 要逆天了能做到最后一点的,才是超级无敌
- 下一篇文章: 海马的功效与作用和传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