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5199驱虫药使君子苦楝皮
年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考试大纲试卷结构 A型题第1—36小题,每小题1.5分,共54分 第37—81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B型题第82—题,每小题1.5分,共36分 X型题第—题,每小题2分,共分 试卷满分为分,考试时间为分钟。中药学约占13%,方剂学约占13%,共约78分。 本节笔记对照考纲内容: 6.下列临床常用中药的药性、功效、主治病证、常用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功用鉴别要点。 注意:备考笔记中有关中药及药性的相关内容,仅供学术探讨与备考复习,中药并非无毒副作用,合理运用中医处方要遵循“合理的中医学辨证”这个前提,请不要自行验药,一切要遵医嘱。 (一)使君子 1、药性: 甘,温。 2、功效: 杀虫消积。 3、主治病证: 用于蛔虫病,蛲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 4、常用配伍: 治小儿五疳,脾胃不和,心腹膨胀,时复疞痛,不进饮食,渐致羸瘦:厚朴(去皮,姜汁炙)、陈皮(去白)、川芎各一分,使君子仁(浸,去黑皮)一两。上为细末。炼蜜丸如皂子大。三岁以上一粒,三岁以下半粒,陈米饮化下。(《和剂局方》使君子丸) 小儿脾疳:芦荟、使君子等分,为末。每米饮服一、二钱。(《卫生易简方》) 虫牙疼痛:使君子煎汤频漱。(《集简方》) 5、用法用量: 使君子9~12g,捣碎入煎剂;使君子仁6~9g,多入丸散或单用,作1~2次分服。小儿每岁1~1.5粒,炒香嚼服,1日总量不超过20粒。 6、使用注意: 在量服用可致呃逆、眩晕、呕吐、腹泻等反应。若与热茶同服,亦能引起呃逆、腹泻,故服用时忌饮浓茶。 7、相似功用鉴别要点: 大量服用易引起呃逆的驱虫药是使君子,使君子驱虫消积,治蛔虫疳积可取;苦楝皮杀虫疗癣,蛔蛲钩皆有效验。 (二)苦楝皮 1、药性: 苦,寒。 2、功效: 杀虫,疗癣。 3、主治病证: 用于蛔虫病,蛲虫病,虫积腹痛;外治疥癣瘙痒。 4、常用配伍: 治蛔虫病,可单用水煎、煎膏或制成片剂、糖浆服用;亦可与使君子、槟榔、大黄等同用,如化虫丸。(《全国中成药处方集》) 治蛲虫病,与百部、乌梅同煎,取浓液于晚间作保留灌肠,连用2~4天。与石榴皮同煎服之,可治钩虫病,如楝榴二皮饮。(《湖北药物志》) 5、用法用量: 煎服,3~6g。外用适量,研末,用猪脂调敷患处。 6、使用注意: 孕妇及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三)槟榔 1、药性: 苦、辛,温。 2、功效: 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 3、主治病证: 用于绦虫病、蛔虫病、姜片虫病,虫积腹痛,积滞泻痢,里急后重,水肿脚气,疟疾。 4、常用配伍: 痈疽肿毒,已溃、未溃:黄连、槟榔等分。为末。以鸡子清调搽之。(《简易方》) 治气壅关格不通,小便淋结,脐下妨闷:徐长卿(炙)半两,茅根三分,木通、冬葵子一两,滑石二两,槟榔一分,瞿麦穗半两。每服五钱,水煎,入朴硝一钱,温服,日二服。(《圣惠方》徐长卿汤) 一切痈疽,疮疖、疳恶疮、下疰疮溃后,外伤风寒,恶汁臭败不敛,并主之:木香、黄连、槟榔等分,为末油调频涂之,取效。(《和剂局方》) 气热咳嗽:石韦、槟榔等分,为末。姜汤服二钱。(《圣济录》) 5、用法用量: 煎服,3~10g;驱绦虫、姜片虫30~60g。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适量。生用力佳,炒用力缓;又新鲜者优于陈久者。 6、使用注意: 脾虚便溏,气虚下陷者忌用;孕妇慎用。 7、相似功用鉴别要点: 槟榔为棕搁科常绿乔木植物槟榔的成熟种子,大腹皮为槟榔的果皮。性味辛温。皆具春行气导滞、利水消肿之功。但有以下不同点:槟榔:长于驱杀肠内寄生虫,并兼有轻泻作用。但消积导滞,行气利水之力均不及大腹皮。大腹皮长于行气利水。适用于食滞气阻所致的院腹饱胀、暖气吞酸、大便秘结不爽,以及水湿内停所致的水肿胀满及脚气等症。但无驱虫和缓泻的作用。 (四)雷丸 1、药性: 味微苦,性寒。 2、功效: 杀虫消积消肿瘤。 3、主治病证: 用于肿瘤,绦虫病,钩虫病,蛔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 4、常用配伍: 《证治准绳》追虫丸:雷丸、槟榔、牵牛子、木香,治一切虫积。 《千金方》:身热多汗,胡粉半斤,雷丸四两,为末粉身。 《本草衍义》:丹毒瘤肿,用蜈蚣一条干者,白矾一皂子大,雷丸一个,百部二钱,研末,醋调敷之。 5、用法用量: 15~21g,不宜入煎剂,一般研粉服,一次5~7g,饭后用温开水调服,一日3次,连服3天。 6、使用注意: 有虫积而脾胃虚寒者慎服。不宜久服。不宜与荔实、厚朴共服。孕妇不宜用,妇女月经期慎用。 7、相似功用鉴别要点: 鹤草芽、雷丸均善驱杀绦虫,单用研末服即可。鹤草芽研粉服,雷丸宜饭后冷开水送服。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niuzia.com/qnzyl/5239.html
- 上一篇文章: 这些病少加一味麻黄,治疗效果就是上不去
- 下一篇文章: 中药传奇牵牛子消气水痰食治诸般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