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树林倒下时,我不知道祖祖辈辈生活在里面的松鼠、乌鸦、青蛙、蛇,和各种小动物去了哪里,有人说提前搬家了,也有人说被埋了。反正没见它们逃窜,也没见它们哀嚎,它们没有反应就像那里没有它们,它们永远消失也像从来没去过那里。这些永远的变化,或许只是一夜之间,没有人会记得那里本来的样子。

偶尔回答家中,发现曾经最常见的牵牛花,却几乎不见踪影了。过去它们爬得到处都是,篱笆,栅栏,甚至电线杆。见得多了,反而不在意,所以它们的消失也让人好奇。

牵牛花最多的,是芦苇荡,芦苇高峻向上,郁郁葱葱,牵牛花在苇丛中任意攀缘,开出各种颜色的花朵。从各个角度看,它们都是绝配。

芦苇没了,牵牛花也就消失了。

为什么芦苇荡没了?

因为人。

从前芦苇荡很大,每年端午节,人们都要抽空去里面摘苇叶子,芦苇两米多高,人穿行其中,看不见人影,只有靠近时能听到窸窸窣窣的苇叶摩擦的声音。

后来,有人专门打苇叶去卖,芦苇荡面积越来越小,让人担心它会消失。但凡被人盯上的,还会有好下场吗?

再后来,芦苇荡彻底消失。

芦苇作为一种环境标地物种,只有在背阴、湿润、通风的地方才能大规模生长,而且往往会形成一定规模,奇怪的是,这个物种目前已经基本上找不到了。

?

城市化过程中,开山修路,将原始环境破坏殆尽,不能说好事也不能说坏事。人工栽植的松柏和景观物种,难成规模,也难成气候影响因子。

在浪漫中相伴千万年的芦苇和牵牛花,双双选择消失,再过几年恐怕都没人记得它们的样子了。

尤其是从芦苇荡里蔓延出来的牵牛花,曾经遍地都是,谁能想到芦苇一旦消失它们竟然一株难寻呢?

工业化拉进了距离,大铲车一推,把遥远之地变成通途。这拉近的距离,使很多物种的处境变得尴尬,面积缩小,直至消失,在人类的逼视下,它们只能无言地无条件地让步,而当它们被围,就会成为少数时,变成少数时,就会变成多余,变成多余时,就会被铲除。

谁能想到美丽的牵牛花也一同消失?或许一同消失的不光牵牛花,还有许多叫得上叫不上名字的动物和植物。

许多年以后,人们会认为,此地没有沼泽,没有湿地,这是气候环境决定的。

和湿地类似,曾经斑驳的沙丘也在铲土机的干预下变成碎土,它们被铺上柏油,再也无法在山头兴风作浪。或许某种以此为生的植物也会选择永远消失。

大自然有罪,还是人类有罪?

无论是哪种,审判的一方都是人类,被定罪的一方都是大自然。只是我常常问,以前随处可见的牵牛花为何不见了?因为城市化。

这个问题同样可以在大城市问,在大城市,这种物种灭绝时间更久,规模更大,也许只有某一代人会因此叹息,他们熟悉的物种一夜之间消失了,消失就是永远消失了。只是物种之间最初的同进退,还是让人感觉很浪漫的。

工业化带来的改变是巨大的,也许再过几十年,你们要在动物园和养殖场才能见到驴了。

牵牛花说,曾经我以为一切皆可攀缘,直到没有了你,我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攀缘。芦苇说,生则连天彻地,死则音信皆无。这里面有爱情的味道,和人生的道理。

?墨然匀烯

平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niuzia.com/qnzyl/12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