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耕织图景区水操学堂第四展厅常设展“雕栏玉砌——清代皇家园林石作工艺展”于年1月1日正式开展,展出原陈设在仁寿殿、乐寿堂、玉澜堂、宜芸馆、长廊沿线等处共41件露天陈设石座。本次展览为清代皇家园林石作工艺展的第一期,解析了露天陈设座的雕刻工艺、材质、形制等内容,展现了露天陈设座的艺术价值。

“露天陈设器物座”,俗称“露陈墩”、“露陈座”。多为汉白玉雕凿而成,立面多以“工”字形的须弥座形制为主,通体雕饰花纹,是庭院陈设中特有的一种景观设施。露陈座由须弥座演变而来,却又自成体系。它们一般不会独立陈设,而是与其上的铜铸陈设物或石雕盆景等装饰物相匹配,但由于这些装饰物大多在历史的变迁中遗失,而露陈座则因不易搬运得以在多次浩劫中保留下来。如今这些露陈座以其精美的造型和纹饰已经成为可独立观赏的艺术品。

在北京故宫御花园和颐和园排云殿、玉澜堂等大型院落中,现存有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为宏大的庭院露陈座,以髙密度排列组合而最具特点,形成中国皇家园林中一道独特的风景。这些露陈座排列有序,个个造型精美、雕工卓绝、纹饰齐全、寓意丰富,是晚清中国石雕艺术的典型代表。清代,特别是清代的皇家园林,将露陈座这一功能平凡的器物进行了艺术的升华,其装饰之精美甚至已经超越了其它露天陈设物所具有的功能与文化寓意,传递出了更为复杂的情感和美好的愿望。

露陈座的材质虽然一律以单一、朴素的汉白玉石做成,但与院落中各组建筑的月台石阶取得了一致,使得庭院的整体色彩搭配在同一高度上显得整齐划一。此外,露陈座在形制上与建筑的台基有诸多的相似之处,在雕刻的工艺处理上绝不亚于建筑的精细程度,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不但没有因为其材质的单一性而降低观赏和实用价值,通过朴素的表面肌理更强化了材质美和工艺美,反而增强了露陈座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

以上图片来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niuzia.com/qnzjj/9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