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为基,践行为本

跋涉不息,初心不忘

坚持虽难,诸君为伴

_艾慕针(慕真中医)

牵牛子的基本介绍

来源

旋花科植物裂叶牵牛Pharbitisnil(L.)Choisy的干燥成熟种子

产地

主产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归经

苦,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

采收加工

秋未果实成熟,果壳未开裂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

功效

泻水通便,消痰涤饮,杀虫攻积。用于水肿胀满,二便不通,痰饮积聚,气逆喘咳,虫积腹痛,蛔虫、绦虫病

主治病证

(1)水肿,鼓胀,痰饮喘满

(2)大便秘结,食积停滞

(3)虫积腹痛

性状

牵牛子呈三棱形,形似橘瓣状。表面灰黑色(黑牵牛子)或淡黄白色(白牵牛子)。种皮坚韧,背面有一纵沟。味辛苦,有麻舌感。

饮片炒牵牛子

形如牵牛子,表面黑褐色或黄棕色,稍鼓起。微具香气。

用法用量

内服:汤剂,3-6g,打碎;散剂,每次1.5-3g

生用或炒用,炒用药性较缓,副作用较小

注意事项

本品峻泻有毒,故孕妇忌服,体弱者慎服,不宜多服、久服。不宜与巴豆同用。服用大剂量牵牛子,除对胃肠的直接刺激引起呕吐、腹痛、腹泻与黏液血便外,还可能刺激肾脏,引起血尿,重者尚可损及神经系统,发生语言障碍、昏迷等

性能特点

本品苦寒降泄,有毒而力猛,入肺、肾、大肠经,既善通利二便,显泻下逐水与消痰涤饮之效,为治水肿、痰饮、便秘之猛药。又善消食积、驱杀肠道寄生虫,为治食积、虫积之良药。且尤宜水肿、痰饮兼二便不利或积滞内停者

品质

以颗粒饱满者为佳

炙品

炒牵牛子:取净牵牛子,置预热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有爆裂声,稍鼓起,颜色加深,微有香气,断面黄色,取出晾凉。用时捣碎

牵牛子的故事

从前,在黑丑山下住着一家姓王的人家,家中只有两口人,男的叫王安,两人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一家人和和美美。

突然,有一天王安下田耕作归来,觉得自己两腿发沉,第二天竟然卧床不起,妻子望着丈夫满身水肿,腹部肿胀,心中痛苦无比。虽四处求医,也没有治好丈夫的病。一日,有一个牵牛娃从王家门前经过,见一向辛勤劳作的王大伯躺在床上呻吟,忙问:“伯母,大伯怎么躺下了?”王氏回答说:“你大伯患了水肿,腹胀病,不能下地了。”牵牛娃说:“这好办,我去采些药来试试!”说着,牵牛娃一溜烟儿跑到山上,采了好多瓜瓣形的黑色颗粒的花籽来,递给王安:“大伯,你用这花籽熬药喝看看效果咋样?”

王安的妻子半信半疑地接过这一大包花籽。每天熬两碗汤药喝两次。喝了不到一个月,满身水肿消退,腹胀消失,两腿也活动自如能下地走路了。又过了几天,竟能下田地耕作了,王安和妻子都很惊奇,又采集了几大包这种花籽,服用了一段时间后,各种症状全部消失,病人痊愈了。后来,王安找到牵牛娃问:“你给我采的那种花籽叫什么名字?“牵牛娃摇摇头说:“我也不知道。”王安牵着牛来到花丛鞠躬表示谢意,牵牛娃在旁边见了,便说:“这种花就起名叫牵牛花吧,我采的花籽就叫牵牛子得了”于是牵牛子的名字就这样传下来了。

歌曰:牵牛苦寒,利水消肿,盅胀痃癖,散滞除壅。

TA们已







































白癜风治疗专家
让白癜风患者感受中科魅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lingl.com/qnzjj/2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