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园牵牛满墙头
早晨醒来,窗下小花园里的篱笆墙上,苍翠滴绿的“牵牛”藤蔓上,开满了密如繁星、露珠晶莹的花朵。触景而发,一首小诗油然而生: 不是“牵牛”是“牵挂”, 爬满故园老篱笆。 此花最是发乡愁, 提笔总想把它画。 确实如此,牵牛花在我的花鸟画中出现的频率最高。也受到不少朋友的喜爱。记得那次在大西北甘肃一带搞画展,不少当地朋友看了画展后,点名要牵牛花。 其实,她实在是自然界中最普通、最常见的一种草木花卉了。 牵牛花,在我们老家,叫喇叭花,朝颜花等,一年生缠绕草木植物。由于她的缠绕性,最适应生养在篱笆或墙体上。你看,那些斜斜插插的篱笆墙,一爬上这些营生,立刻就变得生机勃勃,热闹异常了。 二十多年前,我在一篇散文中就写过“牵牛”情结。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我的村子是一个小小的山庄,南边是巍峨陡峻的高山,清凌凌的蓼花河就从村前潺潺流过,抛下一路欢歌。我的童年,我的小学生活就在这片可爱的土地上度过的。 夏天的早晨一起来,最喜欢的就是跑到村北头那片河湾旁。这时候,街道上一片湿漉的露水气味,树影子渐渐淡去,缀在群山间的星斗也慢慢隐去了狡黠的面孔,日头一步步升起来。河湾旁那一片片牵牛花张开了千百只小喇叭,来欢快地迎接这个早晨。细看,一朵朵都顶着亮晶晶的露珠儿,满坡的庄稼散发出浓郁的清香,使人如醉如酥。从农家院落里飘荡出诱人的饭菜香味,那每天早晨都要拉得很响的风箱停了,说明早饭的时候到了,接着就飘来了母亲喊我吃饭的声音……” 就是这些儿时的记忆,和那些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事情,成了我后来长篇小说《蓼花河》的素材。现在她又一次成为了我画作中的沃土! 可能是因为她出身微贱,古代文人墨客很少有人吟咏她。是一代花鸟画大师齐白石先生,使她身价骤升,步入了大雅之堂。后来,京剧大师梅兰芳跟齐白石学画,他亦喜欢画牵牛,为此,他和一帮朋友专门研究种植了日本园艺家改良后养活在盆里的矮种牵牛花。这种花不但能开出五颜六色甚至带斑纹的花朵,而且花朵硕大如碗口,引得白石先生即兴赋诗:“百本牵牛花碗大,三年无梦到梅家”。齐白石衰年变法创立大写意红花墨叶画法,用洋红醮胭脂画花,浓淡相宜画叶子,干焦墨画藤蔓,寥寥数笔,姿意挥洒,牵牛花的生动形态,跃然纸上。有时间配写工笔草虫,生出强烈对比,无限情趣。牵牛成了他笔下的灵物,大幅、扇面、册页、斗方、条幅等屡见不鲜,而且时至今日,拍卖市场屡屡拍出高价。 不仅入画,梅兰芳大师还在种植绘画中悟出了许多道理,应用在了他的舞台艺术之中。他在《舞台生活的四十年》中就这样写道: “有一次我在花堆里细细欣赏,一下子就联想到我在台上,头戴的翠花,身上穿的行头,常要搭配颜色,向来也是一个相当繁杂而麻烦的课题。今天对着这么许多幅天然的图案画,这里边有千变万化的色彩,不是现成摆着给我一种选择的机会吗?它告诉我哪几种颜色配合起来就鲜艳夺目,哪几种颜色的配合是素雅大方,哪几种颜色是千万不宜配合的,硬配合就会显得格格不入太不协调。我养牵牛花的初意,原是为了起早,有利于健康,想不到它对我在艺术上的审美观念也有这么多的好处,比在绸缎铺子里拿出五颜六色的零碎绸子来现比划要高明得多了。中国的服装道具,基本上是用复杂的颜色构成的。演员没有审美的观念,就会在穿戴上犯色彩不协调的毛病,因此也会影响剧中人物的性格,连带着损坏了舞台上的气氛。我借着养花和绘画来培养我这一方面的常识,无形中确有了收获。由于梅兰芳的学识宽博,众艺载身,他对京戏行头化妆的研究和讲究是认真而投入的。 据介绍,他去美国演出时,足足带了45只装满了行头、戏装的箱子,可供演出上百出戏。 牵牛花,这种乡野常见、名微易养的草花,因了两位大师的缘由而名声大噪,登堂入室,步入名流。而此刻的我,却因了她,而勾动了浓浓的乡愁――如烟,如缕…… 郑峰,山东淄博人,别号山海堂主,云鹤斋主,田园草堂主人等。为政多年,笔耕不辍。著有长篇小说《蓼花河》、《郑峰中短篇小说选》、散文集《梦萦是乡情》、《月野集》、《山水飞鸿》等。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协会会员、山东理工大学客座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访问学者。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niuzia.com/qnzjg/538.html
- 上一篇文章: 孩子身体出现这些症状暗示体内可能有大量蛔
- 下一篇文章: 东革阿里,对肾结石有帮助,告诉你了解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