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人重巧夕,灯光到天明”

作为东莞一项重要的

特色传统民俗

七夕习俗由来已久

它通过“摆贡案,拜七姐”的风俗

在展示传统七夕牛郎织女的

浪漫传说之余

还通过“展艺”、“赛巧”的方式

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高埗,七夕是怎么过的呢?

七夕,在高埗称为“拜七姐”,在以前是个重大的传统节日活动。到了七夕的前两天晚上,村里面的一些还没出嫁的姑娘会一齐到每家每户去收取一点钱,然后用每家每户凑起来的钱去买一些供品,如七种鲜花、各种水果、针线、妆粉等。

到了七夕这天的清晨,村里面的老人家就会拿着这些供品,在村祠堂大摆供案,向“七仙女”祈福。村里的小朋友在这天也会穿上父母为其准备的新衣服,一起到祠堂里“拜七姐”,拜祭完毕,大人会领着小孩到河里面游泳,称为“洗七姐水”。

以前的人相信,七夕这天,七位仙女会沿着水路一路撒花到人间,所以河水就会变成“七姐水”,具有祛邪的功效。同时,以前很多人会在江里担一桶“七姐水”,回到家后就把冬瓜切开浸在水中,封存三年,成为清凉的“冬瓜水”,可清热解毒。

东莞七夕从初六开始

东莞的七夕是从农历七月初六开始的,民国民俗学家邓尔雅有记家乡东莞风俗的《癸亥七夕竹枝词》:“纸醉金迷斗巧工,民间俗尚仿深宫。改将七夕从初六,南国犹存五代风。”以前,七夕贡案制作多以养“轮猪”的形式筹集制作贡案的资金,即集体出资买猪苗多头,各家各户轮流喂养,初六前杀猪作资金。七夕贡案的仪式繁缛、隆重,包括摆巧、拜仙、乞巧、洗七姐水等多项活动。其中以摆巧为其主要内容,形成独具特色的七夕贡案展示的传统活动。

在城市化和娱乐多元化的强势冲击下

“七夕”这一传统节日的民俗内核也发生了演变

在年青人的参与下,有了更多的爱情意味

“七夕”也称为了“中国情人节”

但不管怎么样

作为一种传统民俗节日

应该多考虑怎么把它“激活”

让更多的人愿意去过这个节日

才能让我们的传统民俗文化得以传承

★向左滑动为爱搭桥

关于七夕的诗句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林杰《乞巧》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杜牧《秋夕》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佚名《迢迢牵牛星》

双星何事今宵会,遗我庭前月一钩。

——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人间梦隔西风,算天上、年华一瞬。

——吴文英《惜秋华·七夕》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林杰《乞巧》

恨人间、会少离多,万古千秋今夕。

——张埜《夺锦标·七夕》

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

——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李商隐《马嵬·其二》

往期精彩回顾:

这些高埗的歇后语,你可以歇几歇?

防汛演练!20多名“受灾”群众被迅速安全转移…

我镇赴东坑考察学习城市更新和精细化管理先进经验

舞动吧,自信的阿姨们!跳跳更健康!

文字:邱发平

图片:网络

编辑:莫紫莹

赞赏

长按







































白癜风诊疗目标
如何防止白癜风复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niuzia.com/qnzjg/3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