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方为什么不传之秘在于量大成精品
为什么说中药的不传之秘在于药量呢?因为同一种药物,有时用量不同,主治功用就不一样,临床效果就会差别很大,有时甚至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所以深入挖掘药物的剂量和效用之间的关系,是充分发挥中药功效,提高临床疗效至关重要的环节。 老梁通过多方搜集整理,以下药物为经过长期观察,总结出各组药物不同量的不同用法,临床以供参考。但药物虽好,可还是要辩证哦! 附子:1枚-轻量-阳虚2~3枚-重量-祛风湿、止痛--《伤寒论》(一枚炮附子的重量约12克。)制附子-克水煎3-5小时有甘温补脾肾之阳,温补中下焦元阳之气,无辛燥热之弊。 黄芪:其利尿作用在20克以内明显,30克以上就趋向抑制;其对血压影响,15克以内可升高血压,35克以上反而降压。有气虚症状时,用炙黄芪,无气虚症状,则用生黄芪。40克以上调节血压的动态平衡.在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中重用至g,有曰:黄芪治萎,四两起步(16进制市斤秤四两一钱是3克),佐以陈皮以防壅滞。 生黄芪:30g以上补气不助火,降压效果好,30g以下升阳助火。 代赭石 9~18g有镇胃降气、止呕止嗳之功,适用于胃气虚弱的呕吐、呕逆、呃气、胃脘满实等。24~30g用于治疗实证气喘及肝阳上亢所致头晕、目眩等证。 柴胡:在小柴胡汤中为君药,用量大于其它药一倍有余(能透邪外出),而在逍遥散中为臣药,用量与各药相等(起疏肝解郁作用),在补中益气汤中为佐药,用量极小(取其升举清阳的功能,我的经验是用3-6克)。 《药典》中规定黄芩的每日剂量为3~9克,川芎为3~9克,而《千金翼方》中以单味黄芩治疗淋、下血诸症,黄芩的剂量为每日四两,折合公制为57.68克,显然已大大超出黄芩权威规定剂量的上限,剂量一般为每日30~45克。 赤芍胆红质代谢障碍一般用30-60g,也可用90g以上,有凉血活血,通腑利胆利尿,降门脉压。真正让股骨头坏死起死回生,咨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niuzia.com/qnzyl/8697.html
- 上一篇文章: 水墨牵牛花画法
- 下一篇文章: 矮牵牛爆盆成花球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