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治疗小儿ldquo口腔溃疡rd
知识普及关于锌钙特 http://www.fenghuangshans.com/xgfg/4969.html 张前峰医案封锐整理 当父母的最怕孩子有个“头疼脑热的”、“孩子哭闹”,“不好好吃东西”,这些问题看起来稀松平常,但要是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顿时让你发了懵,不知所措,所谓“病在儿身,痛在娘心”,所以儿科的大夫、护士碰到火急火燎的父母的几率远远大于其他科的医护工作者。本人是个搞内科的大夫,平时面对的都是成年人,不怎么给小孩看病,但是朋友的孩子病了,他一时慌了手脚,让我给出出主意,帮忙看看,因为都是老熟人了,我也推辞不得,就赶鸭子上架,姑且试试看吧。 孩子是个2岁的小姑娘,聪明、活泼可爱,平时不怎么感冒,最近天气变化,出去跑着玩,回来就开始打喷嚏、流清鼻涕,不爱吃东西。过了2天,孩子不明原因的就开始哭闹,夜间也不睡觉,怎么哄也不行,摸摸她也不发烧,问她哪不舒服,她也表达不清,平时爱吃的东西,碰都不碰,水也不怎么爱喝。想到看看她的嗓子,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了朋友一跳,孩子的舌头成了这个样子。 我问朋友孩子平时的大便情况,孩子平时就容易便秘,消化不好,最近感冒了,更是三天未解大便了。我详细问了孩子的情况,刻下症就是:打喷嚏、流清鼻涕,不想吃东西,舌头疼,舌头上长溃疡,睡眠不好,小便黄,大便3天未解。舌苔如上图,舌红,苔白厚腻,未诊脉。我考虑孩子既有外感表证,又有内热食积,大便多日未行,已有阳明里实之征,但孩子没有腹满痛的表现,没有出现蒸蒸发热汗出的表现,仍有打喷嚏、流鼻涕等太阳表证的表现,所谓既有表又有里,表里同病,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先解表再攻里,或者表里双解,所谓“下不厌迟”,故用葛根汤合大柴胡汤,用药如下: 葛根15g麻黄10g桂枝10g白芍10g 甘草6g柴胡12g,枳实10g半夏15g 黄芩10g大黄6g生姜15g大枣6个 服药1剂,孩子打喷嚏、流鼻涕的症状好了,但仍不欲饮食,大便不通。舌苔如下图: 孩子舌上的白腻苔有所消退,舌上仍有溃疡,舌上出现水滑的表现。这个时候因为用了寒下药,孩子脾胃娇弱,下法本身也会伤脾胃的阳气,因而出现了水滑之象。这时候应该温阳和胃,恢复脾胃的功能,但仍有里实积滞,仍需荡涤肠胃,故二诊用了温下治法,以通阳四逆汤加味,用药如下: 附子10g干姜10g肉桂10g红参10g 甘草6g麻子仁15g牵牛子10g大枣12g 服药一剂,孩子饮食正常,已不哭闹,舌痛好转,舌苔照片如图: 现患儿饮食、睡觉已正常,精神好,又恢复了活动好动的天性。我和朋友都送了口气,嘱咐朋友继续给予二诊方1剂善后,清淡饮食自养。 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人体的病位不外乎表、里、半表半里,疾病传变也往往按照先表,再半表半里,再到里证的阶段,因为体质的差异,有时候往往表里同病、表和半表半里同病,半表半里再向里证转化传变,太阳、少阳、阳明属三阳,少阴、厥阴、太阴属三阴,对应的病位分别为表、半表半里和里。 孩子是至阳之体,三阳病多见。打喷嚏、流鼻涕属于表证太阳病,而不欲饮食、大便秘结属于少阳、阳明病的症状表现,根据腹诊的表现,孩子还没有陷入纯粹的阳明里实证,只是有了积滞化热的表现,这个时候疾病有了向阳明里实热证转化的征兆,但还没有离开半表半里,甚至表证仍在;这时候伤寒论中给我们提供的治疗原则就是遵照先表后里,先外后内的原则。所以先解表方能攻里,或者如本案所云,表里同解。葛根汤治疗太阳阳明合病,是解表的方剂,大柴胡来攻下积滞,通降胃气,如果说消化系统是一个工厂,那么葛根汤就相当于给工厂开窗通风,散去一部分热,大柴胡汤相当于给工厂开了一个垃圾废物排放口,把脏东西清理出去,才能把有用的东西运进来,投入生产。下法是中医祛邪的方法之一,但是没有强盛的正气,邪气必不能尽除,下法相当于把肠胃中未消化的食物水液还有积滞、脏东西,不管三七二十一,一股脑都催下去,本来生了病的脾胃甚至整个消化系统,就缺乏营养供应,这时候把什么营养物质、水谷精微都排出去了,脾胃消化系统就更虚了,所以本来要转化为气血津液的水谷精微就变成了痰饮水湿了,这是一种病理产物,跑到哪里就到哪里作祟,反映到舌象上表现出的就是水滑的舌苔。所以祛邪当先实脾,建中焦、顾护胃气,所以健脾是当务之急。我们的脾胃喜欢温暖的环境,所以健脾药物离不开温里药物,附子、干姜、红参、肉桂、苍术都是常用之品,因此选择了通阳四逆汤为主方,但是仍有里实积滞,故用了大黄、牵牛子、麻子仁等泻下之品,以祛邪,去味存性,而成温下之意。以上就是本案的一点思路,供大家参考,请大家批评指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niuzia.com/qnzsy/7902.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药鉴定学丨动物类常用中药蜂蜜
- 下一篇文章: 家长必看深秋孩子总咳嗽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