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后,洛川草堂后山。

“神农尝百草听过吗?要想成为一代名医,就必须亲身体会药性。”

“可是,大师兄,药性药味书上都记载得很详细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自己都不敢喝的药,就放心让病人喝吗?”

“我喝就是了嘛……”苏梧撇撇嘴,仰头灌下一大碗大师兄不知道什么时候熬好的不知道是什么原材料的药汤。回想几日来的生活,就如同口中残留的药味一样苦涩,她终于明白前些日子师兄师姐们一闪而过的微妙表情代表的含义。

大师兄名叫执云羡,取“羡云”之意,分明这么一个仙气飘飘的名字,干出来的事却总是与姓名相悖。回草堂后二话不说就把自己拎到后山去挖草也就算了,凌晨爬起来采药说是过了这个时间药效就不好了她也能接受……可是,每天不定时喝奇怪的汤药,等着身体起各种反应之后才让她自己找解药……她还只是一个刚学药没几天的孩子啊!

“需求倒逼生产”,每天不是腹痛就是皮肤瘙痒,或者蹲在茅房大半天,苏梧只好抓紧一切时间熟读本草经,争取下一次花更少时间逃脱魔爪。“总有一天我会报复回来的。”那一天蹲在茅房半天发现大师兄提前把厕筹取走时忿忿地想,然而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用,每天喝药的日子仍然在继续。

不得不说,大师兄的训练方法确实很有效。苏梧对于草药的认识已经有了一个大概了。拿本草经来说,虽说里面收录的不仅仅是草药,还有许多动物药、矿物药之类的,但大部分都是草药,姑且这么叫吧,苏梧原有的学识已经对矿物药了解得八九不离十了,一些使用率比较高的草药也能实物与药名功效相对应……只是代价实在太惨重了。

接下去的时光照例是背着小药篓跟着大师兄满山跑。执云羡一边手把手教导如何采药,诸如每株草药的入药部分,顺带讲解这味药的性味与主要功效。至于“修合”,即药材加工配制的过程,则是之后要学习的内容了。

很有意思的一点在于,诸如泽泻一类的利水渗湿药一般都长在湿润地带;相须为用的药物生长地带也离得很近。所谓“相须”是指两味性能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使用,能够增强药物的功效。大师兄当时随口提了一句野生的情况,虽然想来也许是生长环境相似才造就了性能功效相似,但苏梧还是默默记下,也许日后就能用到也说不定。

“要下雨了。”正在弯腰挖草的执云羡忽然直起身子,看向天空,一片乌云正往这个方向飘来,道,“今天就先到这里吧。”说着拾起背篓就往半山腰的小药庐走去。

苏梧也不紧不慢地跟着大师兄的步伐。在相处的短短一个月中,她初步给大师兄下了个定义:表面上看起来“懒散”,能不做的事情就绝对不做;但仅就教学一块而言,十分注重实践,凡是苏梧目前学到的几味药,没有不接触原生植物或者炮制过的药材的。

“可惜没办法让你见识一下临床药效”,大师兄当日如是感叹道。

“可以自己尝试啊!”苏梧随口接了一句,这也是她来到这个世界最后悔的一句话。之后大师兄拍拍她的小脑瓜,一副“孺子可教”的模样,满意地开始每天一碗汤药的计划。

生不如死!

刚来这个世界那几天坚守的“谨言慎行”的原则果然是活在这个世界最大的法宝,苏梧啊苏梧,你为什么要多这么句嘴呢?

苏梧后来向其他几位师兄请教,发现他们也或多或少被这样“迫害”过,只是没有向苏梧这么明目张胆。一时间,看到小师妹的惨状,所有人的怨气一扫而空,洛川草堂达到了从未有过的欢乐。

“唉。”苏梧思及此处,叹了口气。

鲁迅先生说的果然没错:“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怎么,嫌今天学的太少,不开心了?”走在前面的执云羡听见她的叹息,回过头来,似笑非笑。

“没有没有。”苏梧把脑瓜摇成了拨浪鼓。

不多时二人走进药庐。刚把背篓放下,苏梧只听见门外一声惊雷,大雨就笼罩了整座山。“等下自己对着药材巩固近日所学,下午时间你可以自己安排。”执云羡换上干净的外衫,拿起一把油纸伞,不知道要干什么去。

“等等,大师兄,你还没告诉我今天喝的是什么药呢。”苏梧赶紧拽住了执云羡的袖子。

执云羡转身微微一笑,嘴里吐出一个恶毒的词语:“巴豆。”说完头也不回地冲进了雨里。

苏梧的脸瞬间就垮了。巴豆可是药力最强劲的泻下药。相传当年林则徐虎门销烟,因为触犯了一部分人的利益就被充军伊犁,最后死于一碗放了巴豆的粥……所以自己喝的一碗汤药里放了多少巴豆?

一阵腹痛仿佛真的来临,苏梧在一堆草药专著里胡乱翻找着救命方法。在哪里?她分明记得之前看到过这一条,什么可以消除巴豆毒来着。

“有大毒。”我知道有大毒啊,不然过来翻干什么!

“巴豆畏牵牛。”巴豆不能与牵牛子同用,不是这一条。

在哪里?

……

一行小字写在巴豆条目下:“绿豆杀巴豆毒。”

正是绿豆!管不了太多,把本草经一摔,苏梧从药柜里抓出一把绿豆就往隔壁房间跑,那个房间里有熬药的工具,她已经不记得有多少次在那个房间挽救了自己垂危的性命。

苏梧停住了脚步,一碗绿豆汤正静静地放在灶台上。

果然大师兄还是不想让我死的,苏梧端起已经凉透的绿豆汤,心中感叹道。这时她才看见碗下压着一张小字条:

“绿豆汤清暑必备。气血不足还需多加滋养。另:巴豆多入丸散,不作汤剂。”

苏梧不禁失笑,还是自己被巴豆的药性吓怕了,净顾着找解药,却没想过巴豆不溶于水。不对,还是被大师兄吓怕了。要不然怎么这种雕虫小技都能把自己吓到?

看来早上喝的无外乎是些当归、熟地之类的补血药。不过,绿豆有一定的清泄之效,会抵消滋补药的功效。苏梧决定先放一会儿,等消化的差不多了再喝绿豆汤。

定下心神,苏梧端着碗回到放置药材与本草经的房间,开始复习近日所学的各种草药,尤其是“用法用量”一块,更是把每味不适合入汤剂只能用作丸散的药物深刻记在心底。

不过,还是有一些药物不是因为不能溶解而选择作为丸散剂的。譬如慢性病的治疗,就需要丸剂,因为丸剂比汤剂药力释放更为缓慢。同理,若是药物有毒,用作汤剂则很快被人体吸收,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用作丸剂使其缓慢被肠道吸收,也能一定程度降低毒副作用。

还有一部分药材又是因为其他原因不入汤剂。比如人参,因为太过贵重,若是与其他药物一同煎煮,少不了有效成分被药渣吸附而降低功效,最后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最好还是文火另煎,兑着已经煎好的其他药物一起服下,或者研磨成粉末吞服,才能最好地利用人参这味大补之药。

主要还是贵啊!我要有钱直接丢进罐子里一起熬了。不过想想谁的钱也不是大水冲来的,苏梧对于老祖宗处理人参的方法表示敬佩。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是学习本草就有这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苏梧对日后三年读书、三年侍诊已经不抱有任何美好的幻想。

揉揉太阳穴,苏梧咕嘟咕嘟几口喝完绿豆汤,到隔壁房间把碗洗干净,又将自己翻看过的本草经和图经叠放整齐。窗外风雨来得快去的也快,此时已然雨过天晴,山上各类草药都沐浴在天光下,带着一层未干的水露。

不知道大师兄什么时候回来,不管了,现在我要去书斋读书去了。

终于得了空,她得挤出时间把字练好,免得到时候被人看出破绽。尤其要提防的就是三师兄,看上去温和良善可亲近,做事又滴水不漏,难免有一天被他察觉出端倪,自己又不好解释。

午饭后苏梧便遛进书斋,自带茶水,俨然有奋战一下午的决心。

书斋二楼的角落里有历代书法家的临摹贴,苏梧一一翻看,准备挑选一本容易入门的临摹。等等,苏梧心念一动,换了个地方翻找手写的医书——以抄写医书为遮掩的话,就不那么容易被发现了,不多时便找到一本字迹工整又瘦直挺拔的医书,翻看几页发现是类似学医心得的一段一段的话,再打开右手边第一页,同样的字迹挺立在右下角:“洛荧”。

苏梧心中一乐,师父真是字如其人。想来书写药方必须得有一手工整易于辨认的字,苏梧未免感到任重道远,她合上医书,挑了个向阳处,对着师父的笔迹观摩片刻便开始研磨,待到羊毫饱饱的沾满了墨,便一笔一划细细抄录。

日光很快在书斋的微尘中倾斜,伴随着窗外鸟虫鸣叫。

写字是件让人心静的事,尤其是抄写师父一手漂亮的字,如果忽略自己的鬼画符的话。苏梧心满意足地伸了个懒腰,手上的宣纸都写完了,她准备去那拿几张新的。虽说时间不长,自己一个月来睡前抄写也打下了些底子,不至于太看不过去。

刚起身,她就看见一道身影站在书架旁,不知道站了有多久。她心中一惊,像被针戳破了的气球一样迅速收敛了身形。

“三师兄好。”她点头致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niuzia.com/qnzsy/7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