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风湿类

祛风湿清热药

桑枝

桑枝为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嫩枝。主产于安徽、河南、江苏、浙江、湖南等地。原植物喜温暖湿润气候,稍耐荫,耐旱,不耐涝,耐贫瘠,对土壤石英性强。

味微苦,性平。归肝经。功效祛风湿、利关节、行水气。临床用名有桑枝、炒桑枝。

《本草图经》:遍体风痒干燥,水气、脚气、风气、四肢拘挛,上气眼运,肺气咳嗽,消食利小便。疗口干及痈疽后渴,用嫩条细切一升,熬香煎饮,亦无禁忌。久服,终身不患偏风。

《本草纲目》:煎药用桑者,取其能利关节,除风寒湿痹诸痛也。观《灵枢》治寒痹内热,以桑炭炙布巾,熨痹处,治口僻以桑钩钩其口及坐桑灰上,皆取其意也。

又痈疽,发背不起发,或瘀肉、腐溃及阴疮、瘰疬、流注、臁疮、顽疮、恶疮久不愈者,用桑木炙法,未溃则拔毒止痛,已溃则补接阳气,亦取桑通关节、去风寒、火性畅达、出郁毒之意。

其法以干桑木劈成细片,扎作小把,然火吹息,炙患处。每吹炙片时,以痰肉腐动为度,内服补托药,诚良方也。

《本草经疏》:味苦,平,性不冷不热。主遍体风痒干燥,火气脚气风气,四肢拘挛,上气眼晕,肺气咳嗽,消食,利小便。疗痈疽后渴,嫩条细捣一升,熬香煎饮。亦无禁忌。

久服,终身不患偏风。《圣惠方》治紫白癜风。桑枝十斤,益母草三斤,水五斗,慢煮至五升,去滓,再煎成膏,每卧时温酒调服半合,以愈为度。

《本草蒙筌》:煎常饮,耳目聪明。去手足拘挛,脚气兼散;润皮毛枯槁,风痒且驱。阴管通便,眼眶退晕。利喘嗽逆气,消肿毒痈。

《本经逢原》:桑枝清热去风,故遍体风痒干燥,水气脚气风气,四肢拘挛,无不宜之。时珍云:煎药用桑者,取其能利关节,除风寒湿痹诸痛也。

观《灵枢》治寒痹用桂酒法,以桑炭炙布巾,熨痹处。治口僻用马膏法,以桑钩钩其口,坐桑灰上。又痈疽发背,流注顽疮,久不愈者,用桑木灸法,未溃则拔毒止痛,已溃则补接阳气。其法以桑柴劈作小片,束作小把,燃火吹息灸患处。

每吹灸片时,瘀肉渐腐,用此以助内服之药。又治久嗽不止,用桑枝煎汤,渴即饮之。桑柴灰熬膏,点大风恶疾;或淋取汁洗头面,不过十度即瘥,此《圣惠》法也。

《本草崇原》:气味苦,平。主治遍体风痒干燥,水气,脚气,风气,四肢拘挛,上气,眼运,肺气咳嗽,消食,利小便。久服轻身,聪明耳目,令人光泽。

《得配本草》:甘、苦,平。入手太阴经。治风湿,通关节,除肺咳,利小便,散寒消食。

得桂枝,治肩背痹痛。配益母煎膏,治紫白癜风。

治风湿,酒蒸;消食,煅炭。

气虚者禁用。

《本草分经》:苦,平。祛风利水,治手足风寒湿痹。

桑枝具有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的作用。

济南大学小书童

麻黄桂枝紫苏生姜香薷

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

藁本苍耳子辛夷葱白薄荷

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

蔓荆子柴胡升麻葛根

淡豆豉浮萍木贼石膏

知母芦根天花粉竹叶

栀子夏枯草决明子黄芩

黄连黄柏龙胆草秦皮

苦参白鲜皮金银花连翘

蒲公英紫花地丁大青叶板蓝根

青黛贯众鱼腥草败酱草

射干山豆根马勃白头翁

鸦胆子蚤休半边莲土茯苓

熊胆漏芦山慈菇白鲜皮

绿豆生地黄玄参牡丹皮

赤芍紫草水牛角青蒿白薇

地骨皮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

大黄芦荟火麻仁郁李仁

甘遂大戟芫花商陆

牵牛子巴豆独活威灵仙

乌头乌梢蛇

▽▽五运六气

脉学

针灸

振荡中医经方

腹诊

儿推

艾灸

节气获取干货合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niuzia.com/qnzsy/6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