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种中药不同用法及功效四
同种中药不同用法及功效(四) 生地黄,药性:甘、苦,寒。归心、肝、肾经。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为清热,凉血,止血之要药。煎服,10-15克。鲜品用量加倍,或以鲜品捣汁入药。 熟地黄,甘,微温。归肝、肾经。补血养阴,填精益髓。为养血补虚之要药。为补肾阴之要药。“大补五脏真阴”,“大补真水”。煎服,10-30克。熟地黄炭能止血。鲜地黄长于清热凉血,泻火除烦。生(干)地黄长于心肾之阴。熟地黄长于养血滋阴,填精益髓。熟地性质黏腻,影响消化,凡气滞痰多,脘腹胀痛,食少便溏者忌服。重用久服宜与陈皮、砂仁等同用,以免黏腻碍胃。 牡丹皮,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活血祛瘀。入血分而善于清透阴分伏热,为治无汗骨蒸之要。煎服,6-12克。清热凉血宜生用,活血化瘀宜酒炙用。血虚有寒、月经过多及孕妇不宜用。 地骨皮,甘,寒。归肺、肝、肾经。凉血除蒸,清肺降火。除有汗之骨蒸,为退虚热,疗骨蒸之佳品。 紫草,甘、咸,寒。归心,肝经。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煎服,5-10克。外用适量,熬膏或用植物油浸泡涂擦。本品性寒而滑利,脾虚便溏者忌服。 紫草茸,苦,寒。清热,凉血,解毒。1.5-6克,或研末服。外用适量,研末撒。 水牛角,苦,寒。归心、肝经。清热凉血,解毒,定惊。镑片或粗粉煎服,15-30克,宜先煎3小时以上。水牛角浓缩粉冲服,每次1.5-3克。每日2次。脾胃虚寒者忌用。 青蒿,苦、辛,寒。归肝、胆经。清透虚热,凉血除蒸,解暑,截疟。为治疗疟疾之良药。煎服,6-12克。不宜久煎;或鲜用绞汁服。脾胃虚弱,肠滑泄泻者忌服。 银柴胡,甘,微寒。归肝、胃经。清虚热,除疳热。为退虚热除骨蒸之常用药。煎服,3-9克。外感风寒,血虚无热者忌用。 胡黄连,苦,寒。归肝、胃、大肠经。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为治湿热泻痢之良药。煎服,1.5-9克。 大黄,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为治疗积滞便秘之要药。为治疗瘀血证的常用药物。“破痰实”通脏腑,降湿浊,用于老痰壅塞,喘逆不得平卧,癫狂惊痫。煎服,5-15克。外用适量。如非实证,不宜妄用。妊娠期、月经期、哺乳期应忌用。生大黄泻下力强,欲攻下者宜生用,入汤剂后下,或开水泡服,久煎泻下之力减弱。酒制大黄活血作用强。大黄炭多用于出血证。 芒硝,(玄明粉),咸、苦,寒。归胃、大肠经。泻下攻积,润燥软坚,清热消肿。10-15克,冲入药汁内或开水溶化后服。外用适量。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忌用或慎用。 番泻叶,甘、苦,寒。归大肠经。泻下通便。温开水泡服,1.5-3克。煎服,2-6克,宜后下。妇女哺乳期、月经期及孕妇忌用。 芦荟,苦,寒。归肝、胃、大肠经。泻下通便,清肝,杀虫。入丸散服,每次1-2克。外用适量。脾胃虚弱,食少便溏及孕妇忌用。 火麻仁,甘,平。归脾、胃、大肠经。润肠通便。煎服,10-15克,打碎入煎。火麻仁食入量大,可引起中毒。 郁李仁,辛、苦、甘,平。归脾、大肠、小肠经。润肠通便,利水消肿。煎服,6-12克,打碎先煎。孕妇慎用。 松子仁,甘,温归肺、肝、大肠经。润肠通便,润肺止咳。煎服,5-10克。或入膏、丸。脾虚便溏,湿痰者禁用。 甘遂,苦,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泻水逐饮,消肿散结。入丸、散服,每次0.5-1克。外用适量,生用。内服醋制用,以减低毒性。虚弱者及孕妇忌用。不宜与甘草同用。 京大戟,苦,寒;有毒。归肺、脾、肾经。泻水逐饮,消肿散结。煎服,1.5-3克,入丸散剂,每次1克。外用适量,生用。内服醋制用以减低毒性。虚弱者及孕妇忌用,不宜与甘草同用。 红芽大戟,苦,寒。功用与京大戟略同。京大戟泻下逐水力强。红芽大戟消肿散结力胜。煎汤服,1.5-5克;研末服1克。外用适量。醋制用或生用。虚弱者及孕妇忌用。反甘草。 芫花,苦、辛,温;有毒。归肺、脾、肾经。泻水逐饮,祛痰止咳,杀虫疗疮。煎服,1.5-3克;入丸散服,每次0.6克。外用适量。内服醋制用,以降低毒性。虚弱者及孕妇忌用。不宜与甘草同用。 商陆,苦,寒;有毒。归肺、脾、肾、大肠经。泻下逐水,消肿散结。煎服,5-10克。醋制以降低毒性。外用适量。孕妇忌用。 牵牛子,苦,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泻下逐水,去积杀虫。煎服,3-9克。入丸散服,每次1.5-3克。本品炒用药性减缓。孕妇忌用。不宜与巴豆、巴豆霜同用。 巴豆,辛,热。有大毒。归胃、大肠经。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外用蚀疮。入丸散服,每次0.1-0.3克。大多数制成巴豆霜用,以降低毒性。外用适量。孕妇及体弱者忌用。不宜与牵牛子同用。 千金子,辛,温;有毒。归肝、肾、大肠经。逐水消肿,破血消癥。1-2克;去壳,去油用,多入丸散服。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孕妇及体弱便溏者忌服。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niuzia.com/qnzsy/6507.html
- 上一篇文章: 记不住方歌的中医不是好中医七版方剂学
- 下一篇文章: 5个秘而不传的治腹水ldquo院内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