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寻芳白药性白,以白治黑
今年夏天的太阳毒辣辣的,怎么防晒都感觉还是会被晒到。已经是下楼取个快递都要涂防晒霜,但还是觉得有死角没做到位,依然觉得自己还是会变黑。 这并不是错觉!虽然夏天过去了,但是我们身上多多少少是被晒黑了。好不容易冬天捂白一点点,这一下就又前功尽弃了,真的好烦恼! 那么古代人就没有这种烦恼了吗,当然也是有的。那么他们是用什么来美白的呢? 晋唐时期中医美容方剂中以头面美容方剂最为丰富,其中面部美容方剂又以美白方为最,美白方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选用大量带白字和白色的药物。 中医认为带“白”字的药物具有增白祛斑、美颜润肤的功效,如《神农本草经》谓白芷能“长肌肤,润泽颜色,可作面脂”,白僵蚕能“去三虫,灭黑黚,令人面色好”;白附子《名医别录》云其“主面上百病”,《本草新编》指出其功效之一是“外治以灭瘢”。《药性论》论白芨:“治面上皯疱,令人肌滑”。此类药物历来在美容养颜方中大量运用,如宋代《太平圣惠方》治面黧黑的“七白膏”(白芷、白蔹、白术、白附子、白茯苓、白及、细辛,加鸡子白)。 (白及)(白术) 最早见于《必用全书》(已佚)的金国宫中洗面方“八白散”(又名“金国宫女八白散”,白丁香、白僵蚕、白附子、白牵牛、白芷、白蒺藜、白茯苓、白及,入皂角、绿豆),此方深受金国宫中女眷欢迎,“使嫔妃辈云鬓益芳,莲踪增馥。”以及在此方基础上加味而成的元代《卫生宝鉴》“八白散”和慈禧太后御用的“玉容散”等皆以“白”药制成。 白牵牛 白丁香 白蒺藜“白”药美容之风尚,发端于秦汉,盛行于晋唐。《本经》将白芷应用于面脂配制中,是美容面脂剂型最早的记载。 此后,晋人撰著的现存最早外科学专书《刘涓子鬼遗方》中就有“白芷膏”方,用来治疗秃发。 《肘后备急方》卷六载“令面白如玉色方”,以白芷、甘草、半夏、附子和羊脂、狗脂,入白器制成,功效甚奇,令人“二十日即变,兄弟不相识”。 (半夏) 南朝梁简文帝萧纲御著的《如意方》是颇具代表性的宫廷美容方书,书中有以白茯苓、白石脂,蜜和涂面,治疗皮肤色斑。 至唐代,“白”药被大量运用于美容方剂中。 (白茯苓) 如《千金要方》卷六所载“澡豆洗手面方”治面黑不净,主要由白芷、白术、白藓皮、白僵蚕、白附子、鹰屎白、白檀香、白梅肉、鸡子白、白豆屑10味“白”药组成,用以洗手面,令人“十日色白如雪,三十日如凝脂”。 再如《外台秘要》卷三十二“面膏面脂兼疗面病方”13首方剂中,每首皆用到2种以上“白”药,同诸药并制成面膏面脂以涂面,皆有悦泽面色,却老抗皱之功。 (白檀香)(白僵蚕) (白芷) 晋唐美容方药中涉及的“白”药主要有:白芷、白附子、白术、白茯苓、白蔹、白藓皮、白芨、白檀香、白僵蚕、白杨皮、白石脂、白瓜子、白梅、白豆、鹰屎白、鸡子白等多种,其中白芷、白附子、白茯苓、白僵蚕、白术、白蔹皆为高频出现的核心药物。 不得不说古代人的智慧是不可小觑的,我们平时使用的化妆品都多多少少会含有化学成分,我们不妨可以借鉴一下古代的美容方药,毕竟用在脸上的成分,天然的是最好不过的~ 推荐阅读 华育学子走进文献馆,亲身感受中医魅力! 怒胜思!惟有认真宫斗,才能一解相思吗? 青少年涨知识,除了喝姜茶,治疗痛经还有这些方法! 撰文蔡珏 本内容受“上海市科委科普项目(项目编号18dz)”资助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niuzia.com/qnzsy/3437.html
- 上一篇文章: 每天一点知识中药化学记忆口诀一
- 下一篇文章: 乔恩迪鸟嘌呤魔力激白面膜成分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