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故事打破碗碗花和打发
牵牛花的花冠形状呈漏斗状,很像中国民间乐器的喇叭,所以铜仁人又把它叫做“喇叭花”。但是,在铜仁,牵牛花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打破碗碗花”,这个得名就很让人费解了。比如从形状上我们可以把牵牛花叫做“喇叭花”、从颜色上我们可以把忍冬花叫做“金银花”,还可根据它耐寒的特性把它叫做“忍冬藤”、从功用上把我们可以把茺蔚叫做“益母草”,但“打破碗碗花”的这个名称,却是无论从形状、颜色或功用上都无法解释的。 要说起打破碗碗花的得名,那就要说到铜仁的一个古老的民间传说了。 这个在铜仁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故事,古老得连现在年龄最长的铜仁人也没有哪一个人说得清它是发生在哪朝那代,反正那时候的铜仁城还很小,人口也很少。 人口一少,城里的住户便不像现在这样住得拥挤,那时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庭院。庭院里种得有像柑橘、柚子、石榴之类的果树和像桂花、紫薇、紫荆之类的花树,还平整得有花圃和菜圃,有些人家甚至还喂养了猪、狗和鸡鸭。 铜仁的俗话说“鸡狗无栏圈”。鸡鸭不能像猪那样圈养,但任其鸡飞狗跳又会糟蹋花圃里的花草和菜圃里蔬菜,于是这些花圃和菜圃边上便围上了篱笆。同时,为了增加篱笆的密度,也为了观赏,这些篱笆旁又大多都种上了一种緾绕草本植物——牵牛花。 有一天,一个外地游方的道士来到了铜仁。这个道士修炼多年,道行很高,能看到平常人肉眼凡胎看不到的东西。这个道士看见了一个女鬼,久久地站在一户人家的篱笆前,叽叽咕咕地念叨着什么。道士便停下脚步,悄悄地看看她究竟想干些什么。不一会儿,那女鬼离开了篱笆,进入这户人家,把一根绳子甩上屋梁,还结了一个圈,方才走开。 道士知道这是一个吊死鬼,到这户人家来绝对不怀好意,可她在篱笆前叽咕了老半天,究竟是为了什么呢?道士走到篱笆前,施展法术,很快便明白了那女鬼在篱笆前做的手脚。 原来,篱笆前的喇叭花,已经被那女鬼施了咒,只要碰到篱笆上的喇叭花,就会打破碗。 碗在物质还不很充沛的年代,是很宝贵的。就是到了民国时期,人们不小心打破了一个碗,还要请补碗匠来补上。鲁迅的著名短篇小说《风波》里的七斤,进城补了她小女儿六斤打破的一个碗,就花了四十八文小钱(因为缺口大,所以要用十六个铜钉补,一个铜钉三文小钱)。 打破碗是一件损失财物的倒霉事,打破碗的人照例是要遭到非打即骂的待遇的。当年六斤把碗打碎了一个很大的缺口后。他父亲七斤的第一个反应是“直跳起来”;第二个反应是“捡起破碗,合上了检查一回”,估量损失的程度;第三个反应才是气急败坏地骂一句“‘入娘的!’一巴掌打倒了六斤”。 女鬼走后不久,这家人家的媳妇出来喂鸡,又到篱笆边看了一会儿菜圃、还顺手抚摸了几朵牵牛花。 道士知道这户人家的牵牛花今天被女鬼做了手脚,而媳妇又摸过牵牛花,今天一定会发生打破碗的事,被打骂的人也一定会去上吊。为了粉碎女鬼的阴谋,也为了救人一命,道士敲开了这家人的大门。 开门的还是那个年轻的媳妇,很和气地请问道士有什么事。道士说:“我不找你,我找你家当家的人。”媳妇便把道士带到了年长的婆婆面前。 等到媳妇退下去后,道士对婆婆说:“老人家,我今天到你家来,是专门告诉你一件事,你一定要听我的话,我才说。” 婆婆见道士说得如此郑重其事,便说:“只要我做得到的,我一定听道长的话。” 道士听了婆婆的承诺后,这才说:“老人家,你一定要记住,今天不管你家发生了什么事,你都要做到重话都不要说一句。”婆婆想问今天会发生什么事,道士说天机不可泄漏,先说了就不灵了。 果然,在饭后媳妇洗碗时,“咣当”一声,几个碗竟然摔得粉碎。婆婆闻声赶进厨房,见打碎了这么多的碗,心痛不已,正想埋怨几句,话到口边,突然想起了道士嘱咐的话,便马上忍住了,和颜悦色地安慰媳妇说:“不要紧,不要紧。打发,打发!” 晚上,道士来到这家人家,见到婆婆家在锦江上打渔的儿子也回来了,一家人平平安安地团聚在一起,很是高兴。问起白天发生了什么事,婆婆说了打破碗的事。道士便说了女鬼给牵牛花施咒和在屋梁上安放阴索的事。婆婆听了,很感激道士,说了很多感谢的话。 牵牛花原产于热带美洲,传入中国后很受国人的喜爱,便成了普遍栽培一种供观赏的花卉。牵牛花的种子还是一味常用的中药,中医把它叫做“牵牛子”,如果要进一步细分的话,中医还根据它种子的颜色,把黑色的种子称为“黑丑”,淡黄白色的种子称为“白丑”。铜仁喜欢制作灯谜的文人雅士,还用它制作了一条灯谜,谜面是“牧童”,谜目打一味中药,谜底就是“牵牛子”。 由于牵牛花在铜仁普遍栽培,引起了这家人的婆婆的担忧。婆婆是一个善良的侗家老妇人,自己家躲过一劫后,又担心别人家会发生不测之事,便把这件事告诉了铜仁城的每一个人。此后,一传十、十传百,家家户户都知道了这件事。为了让小孩子长记性,铜仁人干脆把牵牛花改名叫做“打破碗碗花”了。 小的时候,我们都是听着这个故事长大的,从来都不会去摸那牵牛花。当然,也有不信邪的人,故意去摸那牵牛花,结果也没有发生打破碗的事。老人们说,因为铜仁人在家人打破碗后,非但从不责怪打破碗的人,反而还要说几句“打发、打发”,把那女鬼气得要死,施的咒也就不灵了。 年,铜仁成立了国立三中,收容了江浙一带沦陷区的数千师生。这些“下江人”见到铜仁人对打破碗的事不仅从来都不生气,反而还会很大度地笑着说“打发打发”,觉得很奇怪。相处久了,才知道是缘于铜仁的一个古老的传说。 这个古老的传说,也许是聪明的铜仁人编造出来的,但它在遇到打破碗的情况时,能使婆媳之间、夫妻之间、大人与小孩之间迅速平息怒气,而不至于像江浙一带的七斤那样“直跳起来”,骂一声“入娘的”,再一个巴掌打过去,从而使人忘掉因损失引起的不快,化解由此引起的家庭矛盾,促进家庭的和睦相处,所以,这种习俗便在铜仁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了。现在你在铜仁遇到如果谁家有人打破碗后,照旧会听到他们家里的人连说几句:“打发、打发,越打越发!” 值班主编:田琼 执行副主编:田波 编辑:冯烨 梵净山文化形象大使吴小莉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中国白癜风协会成员中医治疗白癜风费用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niuzia.com/qnzsy/1663.html
- 上一篇文章: 健康养生便秘吃什么好推荐7款治便秘减
- 下一篇文章: 临急抱佛脚2014执业药师考试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