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广大读者要求,我把相关习题内容汇总在话题#专项练习,各位小伙伴可以系统的再梳理一遍,基本上中医学的知识点全部都覆盖了~(有答案哟,加油!相信你一定能行)提示:请注意识别选项位置,有的题型共用了一组选项,不同题型不一样。1.甘味药的作用是(1.00分)

A、补益、和中、润燥

B、补益、和中、利水

C、补益、和中、温阳

D、补益、和中、缓急

E、补益、和中、止咳

D[解释]甘能补、能缓、能和,有补益、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的作用。2.治疗筋骨折伤首选药组是(1.00分)

A、当归、乳香、丹参

B、桃仁、红花、郁金

C、大黄、丹皮、赤芍

D、地鳖虫、骨碎补、自然铜

E、血竭、儿茶、麝香

D[解释]地鳖虫能破血逐瘀、续筋接骨;骨碎补能补肾活血、止血续伤;自然铜能散瘀止痛、接骨疗伤,合用为治疗筋骨折伤的首选药组。3.患者,嘈杂而兼见口淡无味,食后脘胀,舌淡脉虚治宜选方(1.00分)

A、四君子汤

B、归脾汤

C、温胆汤

D、香砂六君子汤

A无4.水气凌心之心悸的临床特点是( )(1.00分)

A、心悸头晕,面色不华

B、心悸不宁,少寐多梦

C、心悸而烦,善惊痰多

D、心悸喘咳,水肿尿少

D无5.多唾或久唾,则易耗伤A.肺中津气B.肾中精气C.肝的阴血D.脾的阴液(1.00分)ABCDB无6.桂枝茯苓丸证的病机是(1.00分)

A、气滞血瘀

B、冲任虚寒

C、水湿内停

D、气虚血瘀

E、瘀阻胞宫

E[解释]桂枝茯苓丸证的病机是瘀阻胞宫,冲任失调。胞宫素有血瘀癥块,复因妊娠,阻遏经脉,以致血溢脉外,进而胎失所养,故见漏下不止,胎动不安等。7.触按疮疡局部,下列哪项属于虚证(1.00分)

A、肿而硬板不热

B、肿处烙手而压痛

C、根盘平塌漫肿

D、根盘收束隆起

C无A.列缺B.中府C.尺泽D.太渊(2.00分)8.1.八会穴中的脉会穴为( )(1.00分)ABCDD无8.2.五输穴中的合穴为( )(1.00分)ABCDC无9.呃逆的发生,除由于胃气上逆所致以外,尚与下述何脏腑有关(1.00分)

A、脾

B、肝

C、肺

D、肾

E、胆

C[解释]因手太阴肺经之脉,逐循胃口,上膈。肺胃二气又同主降,故两脏在功能上互相促进,在病程变化上亦互为影响。10.下列哪项不是瓜蒌的功效(1.00分)

A、清肺化痰

B、润肺化痰

C、宣肺祛痰

D、利气宽胸

E、滑肠通便

C瓜蒌甘,微苦寒,归肺胃大肠经,功效为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11.濡脉和弱脉的主要区别是

A.脉宽不同

B.脉率不同

C.脉位不同

D.脉力不同

(1.50分)ABCDC无A.扶正以助祛邪B.缓峻以防伤正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3.00分)12.1.麻黄汤中配伍炙甘草的用意是(1.50分)ABCDB无12.2.桂枝汤中配伍炙甘草的用意是(1.50分)ABCDA无13.李××,男,30岁,肢体关节重浊酸痛,恶风怕冷,疼痛游走,舌胖苔白,脉弦滑,治当选用

A.乌附麻辛桂姜汤

B.乌头汤

C.防风汤

D.薏苡仁汤

E.蠲痹汤

(1.50分)ABCDEE痹证之风寒湿痹中,风寒湿偏胜不明显者,当首选蠲痹汤。14.肺与大肠的联系,主要表现为(2.00分)

A、肺气宣发,布津于大肠

B、肺主治节,调节大肠功能

C、肺气肃降,以助大肠传导

D、肺气肃降,输送水液于大肠

C无15.下列关于药物用法用量的叙述,错误的是(1.00分)

A、麝香入丸散,每次0.06~0.1g

B、芦荟入丸散,每次1~2g

C、京大戟入丸散,每次1g

D、牵牛子入丸散,每次4~6g

E、硫黄入丸散,每次1~3g

D[解释]除了剧毒药、峻烈药、精制药及某些贵重药外,一般植物类药、动物胶类药材的常用内服剂量5~10g矿物、贝壳类质重而无毒的药物常用量为15~30s;新鲜的动植物药因含水分较多,故常用量30~60g。本题五个选项中的药物均属于特殊剂量的范畴,其中,麝香入丸撒,每次0.06~0.1s;芦荟入丸散,每次1~2g;京大戟人丸散,每次1g;硫黄入丸散,每次1~3g,都属于正确答案。牵牛子煎服3—9g,入丸散服每次1.5~3g。16.身热恶热,汗多,尿黄,口渴,疲乏,舌红苔白,脉虚数。可在下列哪一证中见到( )

A.风淫证

B.火淫证

C.虚火证

D.暑淫证

(1.50分)ABCDD无17.舌淡胖嫩而见黄滑润苔,其主病为(1.00分)

A、湿热不化

B、痰湿内停

C、内有食积

D、阳虚水湿不化

E、脾虚运化无权

D[解释]阳虚水湿不化则舌胖墩;水湿内停则苔滑润。18.外用可以治疗痱子、湿疹的药物是(1.00分)

A、车前子

B、关木通

C、车前草

D、滑石

D无19.阳明经头痛的部位是( )(1.00分)

A、在前额部,连及目系

B、在前额部及眉棱骨处

C、在头之侧,并连及耳部

D、在癫顶部位,或连于目系

B无20.芳香化湿药的归经是(2.00分)

A、脾胃经

B、脾肺经

C、肺胃经

D、心脾经

A无21.影响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根本原因,主要是(1.00分)

A、禀赋的强弱

B、邪气的性质

C、邪气的强弱

D、受邪的部位

E、正气的盛衰

E疾病过程是正与邪相互斗争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正气盛衰决定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转归。人体正气旺盛,邪气不易入侵,不易得病。反之,正气虚弱,邪气便有可乘之机,容易发生疾病。《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在疾病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正气充足便可战胜病邪,及时驱邪外出,使病情向好的方面转化,预后良好。反之,正气虚弱,难拒邪气,病情便不断恶化,预后多不良。疾病变化虽错综复杂,但归根结底是人体正气和邪气相互斗争的结果。正气(内因)是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邪气(外因)是疾病发生的条件,也具有重要作用。22.厥证的基本病理为(1.00分)

A、气虚下陷,清阳不升

B、阴阳失调,气机逆乱

C、痰随气升,上蒙清窍

D、失血过多,气随血脱

E、以上都不是

B[解释]厥证的病机:由气机突然逆乱,升降乖异,气血运行失常。23.心悸不安,心痛时作,唇甲青紫,舌质紫暗,脉涩,选用何方治疗最佳(1.50分)

A、血府逐瘀汤

B、桃仁红花煎

C、丹参饮

D、桃红四物汤

B无24.以下哪项是血虚证与血瘀证的共同表现(1.00分)

A、心悸

B、脉涩

C、手麻

D、腹痛

E、闭经

E①血虚证,是血液亏虚,脏腑百脉失养,表现全身虚弱的证候。临床表现有面白无华或萎黄,唇色淡白,爪甲苍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妇女经血量少色淡,延期甚或闭经,舌淡苔白,脉细无力。②血瘀证指凡离经之血不能及时排出和消散,停留于体内,或血行不畅,壅遏于经脉、脏腑组织器官的证候。引起血瘀的因素,有寒凝、气滞、气虚、外伤等。临床表现是疼痛如针刺刀割,痛有定处,拒按,常在夜间加剧。肿块在体表者,色呈青紫;在腹内者,坚硬按之不移,称为瘕积。出血反复不止,色泽紫暗,中夹血块,或大便色黑如柏油。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口唇爪甲紫暗,或皮下紫斑,或肤表丝状如缕,或腹部青筋外露,或下肢筋青胀痛等。妇女则常见经闭。舌质紫暗,或见瘀斑瘀点,脉象细涩。故其共同表现可有闭经。25.温胆汤的功用是(1.50分)

A、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B、温胆化湿,理气和中

C、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D、理气化痰,清胆和胃

D无

Hi,恭喜你完成了今天的全部练习,祝贺!

你的正确率高吗?

一定要自己试着做啊!

《爱中医》用户一定要后台留言打卡呀!

声明:以上全部内容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疏漏请及时指出。

一阿森

赞赏诚可贵,?在看价更高●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niuzia.com/qnzsy/10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