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上普下光老和尚养生智慧八十四
岁上普下光老和尚 养生智慧(八十四) --粥疗法的功用与服法 粥疗法的功用 1、养生补虚 历代以来,入粥之原料,多以粳米、糯米为主,米为“五谷之长,人相须赖以为命者也”。稻米为五谷之主粮,生存之源泉,具有补中益气,调和脾胃的功能。而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粥疗养生,实乃达到培补后天,调养气血,强身健体的目的。脾胃无损,诸可无虑,调理脾胃的粥方最多,有近一百余种,如疗脾胃虚损的有参苓粥、小麦粥、珠玉二宝粥等;疗脾胃虚寒者有干姜粥、茴香粥等;疗脾胃气滞者有橘皮粥、槟榔粥等;疗反胃呕吐者有豆蔻粥、生芦根粥、曲末粥等。而补益虚损粥疗剂中,多是以粳米、糯米中加入药食兼备之品,如人参、山药、阿胶、桂圆等益气补血,养阴助阳之品。如补气的补益正气粥、薯蓣拨粥等;补血的糯米阿胶粥、仙人粥等;补阴的黄精粥、沙参粥、酥蜜粥等。通过这种药食配合的食粥方法,可达到药补与食补的最佳协同效果,并可常期服用。 2、防病祛邪 以药疗预防疾病,如谷皮糠粥可以防治维生素缺乏的脚气病;胡萝卜粥可以预防高血压病;薏苡仁粥预防脾虚泄泻;绿豆粥防中暑;荔枝粥防口臭等等,这些应用,既包含了药物的预防效果,也达到了米粥的扶正效果,使人体抗病能力增强,而且食用简便、可口、老幼咸宜。以粥疗祛邪疗疾则可达到相须、相使,扶正祛邪的目的,如荆芥粥治疗伤风感冒,发热恶寒等证,方中有荆芥、薄荷、淡豆豉、粳米,前三味均为辛散发汗之品,重在祛邪;而粳米甘缓补虚,固护脾胃,使之祛风而不伤正气,发汗而无损阴液。另如干姜粥,方中干姜、高良姜为温中散寒止痛之品,并无补养作用,适用于里寒证,而粳米则能补养脾胃,将米药煮粥服食,此方能温补脾胃,散寒止痛,为脾胃虚寒者的食治良方。 3、调和药性 以米煮粥,与药同用,可使峻厉者缓其力,和平者倍其功。如川乌粥,方中生川乌辛热有大毒,与粳米、生姜、蜂蜜煮粥服食,治风寒湿痹,历节风痛,后三者不仅可以解乌头之毒性,缓乌头之烈性,又以谷气引风湿之药,径入脾经而安四肢。又如牵牛子粥、附子粥等,均是以攻伐之剂佐以米粥,以缓峻猛之性,固护脾胃,鼓邪外达。 粥疗服法 粥疗的使用疗程,大致分为两大类,一是滋补强身类,以5~10天为一疗程,并可长期食用;二是祛邪防病类,一般以3~5天为一疗程,病愈后即可停用。也可根据季节、地区,长期服用某些粥品。 1、根据病情的不同,粥可采取热服、温服、凉服甚至冷冻后服用等进食方法。 2、粥疗一般以日服1~2次、每次毫升(一小碗)左右为宜。一般治疗性的药粥以7~10天为一疗程,而保健强身以及老年人作为滋补性的粥可以每日随意服用。 3、粥疗中滋补性的粥,以空腹饮服为佳。 福建政和诸佛寺49天 楞严法会通启 为祈世界和平,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人民安乐,福建政和诸佛寺将于11月8日(农历闰九月十六)至12月27日(农历十一月初六)举办49天楞严法会,恭请终南山观音古洞岁上普下光老和尚领众,因缘殊胜,机缘难得,参与者福德、寿命、威望、运气、财势、事业均能迅速恢复增长,欢迎各位善知识参加! 诚邀各地高僧大德,十方檀越善信、护法居士莅临!藉此盛大法会,将把政和--这个位于福建北部的千年古县介绍给世人,以促进政和文化交流,推动旅游发展,让“先贤过化之乡”和“政通人和福地”的美名真正名扬天下! 诸佛寺现正在积极规划建设中,在建工程有:、,牌楼代表权力、威望;佛教用品法物流通处代表智慧。 欢迎各届人士共襄盛会,同植福田! 诸佛寺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niuzia.com/qnzpz/7852.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医用药分经大全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