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菔子专让人放屁的中药
民间有一句谚语:冬吃萝卜夏吃姜,不找医生开药方。就是冬天吃萝卜,夏天吃生姜对身体有好处。这是为什么呢? 先来了解一下这两味药的药理作用:无论是《本草纲目》还是《千金方》,对姜药理效用的描述大体相同。姜味辛、气微温、无毒,四季不缺,凉拌热炒做汤均可,是不可或缺的作料。姜能益脾开胃,温经散寒,调理腹痛、吐泻等疾。 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姜中含有挥发油、姜辣素等成分,能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兴奋神经系统,有助于祛风散寒,并能加强胃肠道的消化功能。故医家和民谚称“家备小姜,小病不慌”。 冬天天气寒冷,人们多食热物,胃内易积火,萝卜为寒物,食萝卜可祛火生津。所以冬天常食萝卜,到了春天就不易上火。夏天天气炎热,人们喜食冷物,胃内易积寒,姜为热物,食之可祛寒气,也就少得胃胀腹泻之病。 所以呢在冬天就有很多美食中会有萝卜。在我老家就有一道硬菜,肉汤炖白萝卜,还是很美味的。 其实萝卜可不止有这样的作用,它的种子叫——莱菔子,也是一位常用的中药。 莱菔子 俗话说:十人九胃,就是说有胃病的人很多,尤其是胃胀气,肚子胀痛的,感觉也没吃什么,就是胀,这个时候只有放屁是最舒服的时候,将气体排出,就一身轻松。而莱菔子是一位专门让人“放屁”的药。 莱菔子为十字花科植物萝卜(RaphanussativusL.)的干燥成熟种子,别名“萝卜子”、“萝白子”、“菜子头”等,其原植物来源广泛、资源丰富,全国各地皆有栽培,以河北、河南、浙江、黑龙江为主产地。莱菔子也是药食同源的物品之一,不仅可以榨油食用,且药用历史也很悠久。 功效主治 性味:辛、甘,平。 归经:归肺、脾、胃经。 功效: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主治:用于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 《本草纲目》记载:莱菔子“辛甘,平,无毒,下气定喘,治痰,消食,除胀,利大小便,止气痛,下痢后重,发疮疹”。 莱菔子主治食积气滞证。本品味辛行散,善下气消,消食化积之中,尤善行气消胀。著名的中成药有保和丸,与山楂、神曲、陈皮同用,治食积气滞所致的脘腹胀满或疼痛,嗳气吞酸,消化不好的可以试一试;若再配白术,可攻补兼施,治疗食积气滞兼脾虚者,如大安丸。 莱菔子也治咳多,胸闷食少。中药的基本药性讲究升降浮沉,莱菔子能升能降,可以通上行下,所以既能消食化积,又能降气化痰,止咳平喘。尤宜治咳喘痰塞,胸网兼食积者,著名的中医方子有三子养亲汤,就是与白芥子、苏子等同用,具有温肺化痰,降气消食之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顽固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心病等痰壅气逆食滞者。 莱菔子炮制生用或炒用皆可,无论生用或炒用,均有“顺气开郁,消胀除满”之效。 近几年,有关莱菔子的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莱菔子有降血压就降血脂的作用,且其降血脂作用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强,研究表明降血压就血脂的机制可能是莱菔子中芥子碱硫氰酸盐提高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 癌症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之一,列城市死因的第一位,农村死因的第二位。研究表明莱菔子有一定的抗癌作用,莱菔子素能够对食管癌、结肠癌、乳腺癌等表现出良好的抗癌活性,是具有较强的抗癌作用植物的活性物质。 十八反,十九畏 使用禁忌:本品辛散耗气,故气虚及无食积、痰滞者慎用。不宜与人参同用。 今天给大家讲一讲中医中的另外两个专业术语:十八反和十九畏。 目前医药界共同认可的配伍禁忌有“十八反”和“十九畏”。 “十八反歌”最早见于金.张子和《儒门事亲》:“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萎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十八反是指:乌头(包括川鸟、草鸟、附子)反浙贝母、川贝母、瓜蒌、天花粉、半夏、白及、白蔹;甘草反甘遂、京大戟、红大戟、海藻、芜花;藜芦反人参、西洋参、党参、丹参、玄参、北沙参、南沙参、苦参、细辛、白芍、赤芍。 “十九畏”歌诀首见于明.刘纯《医经小学》:“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槛炙博莫相依。”十九畏是指:硫黄畏朴硝(芒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芒硝)畏三棱,官桂(肉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END 特别声明 一药一味 医家有云:“辨证论治”。中医用药讲究望闻问切,每个人的“证”不同则用药不同。 文中介绍只为科普,不作为用药指导,如有需求请遵循医嘱。 往期精彩回顾 常见的香料,也是常用的温里药 从此不写江南貌,只爱你窈窕 枇杷 三步回头,口水直流 酸枣仁 可治疗失眠 远志 可治疗健忘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niuzia.com/qnzpz/4122.html
- 上一篇文章: 重磅2017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
- 下一篇文章: 脏腑常用药对及方剂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