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医家将孕妇禁用和慎用的40种中草药,编成了一首歌诀,叫《妊娠禁忌歌》:芫斑水蛭与虻虫,乌头附子及天雄,野葛水银既巴豆,牛膝薏苡并蜈蚣,棱莪赭石芜花麝,大戟蝉蜕黄雌雄,砒石硝黄牡丹桂,槐花牵牛皂角同,半夏南星兼通草,矍麦干姜桃木通,硇砂干漆鳖爪甲,地胆茅根与庶虫。这首歌诀所总结的禁忌药可分为大三类:1绝对禁用的剧毒药:芫青(青娘虫)、斑蝥、天雄、乌头、附子、野葛、水银、巴豆、芫花、大戟、硇砂、地胆、红砒、白砒。2禁用的有毒药:水蛭、虻虫、蜈蚣、雄黄、雌黄、牵牛子、干漆、鳖爪甲、麝香。3慎用药:茅根、木通、瞿麦、通草、薏苡仁、代赭石、芒硝、牙硝、朴硝、桃仁、牡丹皮、三棱、牛膝、干姜、肉桂、生半夏、皂角、生南星、槐花、蝉蜕等。此外,人们在实践中还发现下列中药也是孕妇应慎用的:瓜蒂、藜芦、胆矾、郁李仁、蜂蜜、甘遂、赤芍、全蝎、枳实、红花、五灵脂、没药、雪上一枝蒿、莪术、商陆、当归、川芎、丹参、益母草、桃红、血竭、穿山甲、泽兰、乳香、毛冬草、吴茱萸、砂仁、豆蔻、厚朴、木香、枳壳、金铃子、黄莲、栀子、龙胆草、山豆根、大青叶、板蓝根、苦参、丹皮、生地、玄参、紫草、犀角、茅根、槐花、川乌、草乌、延胡索、细辛、白白芍、白芷、甘草、酸枣仁、海龙、海马、芦苇、洋金花、天南星、太子参、王不留行、硫黄、樟脑、玄明粉、蟾酥、蜣螂、土鳖虫、红娘云、阿魏、猪牙皂、路路通、八月木、柴胡、天仙子、马鞭草、白附子、麻黄、冬葵子、蓖麻油、番泻叶等。孕妇应禁用和慎用的中药,概括起来为大多为活血化瘀药、凉血解毒药、行气驱风药、苦寒清热药,别紧张,就医时记住一定要告诉医生自己已怀孕,能否用药,由医生决定吧。

对于怀孕期的准妈妈们来说生病是一件大事,用药得非常的谨慎,由于孕妇体内酶有一定的改变,对某些药物的代谢过程有一定的影响。药物不易解毒和排泄,可有蓄积性中毒,在孕早期胎器官形成时,药物对胎儿有一定的影响。

在很多人印象中,中药似乎比西药更安全些。但是,对于孕妇来说,由于很多中成药都有影响胎儿发育的成分,并且缺少详细的服用说明,服用时更需要谨慎。

以下的10类中成药,孕妇需禁用和慎用。

消导类

即有消食导滞、消痞化积作用一类的中成药。

如:槟榔四消丸、九制大黄丸、香砂养胃丸、大山楂丸等,都具活血行气、攻下之效,故易致流产。

理气类

具有疏畅气机,降气行气之功效的中成药。

如:木香顺气丸、十香止痛丸等,因其多下气破气、行气解郁力强而成为孕妇的禁忌药。

理血类

即有活血祛瘀、理血通络、止血功能的中成药。

如:七厘散、小金丹、虎杖片、脑血栓片、三七片等,因其祛瘀活血力过强,易致流产。

开窍类

具有开窍醒脑功能的中成药。

如:安宫牛黄丸因为内含麝香,辛香走窜,易损胎儿之气,孕妇用之恐致堕胎。

驱虫类

具有驱虫、消积、止痛功能,能够驱除肠道寄生虫的中成药。

如:驱虫片为攻伐有毒之品,易致流产、畸形等。

祛湿类

凡治疗水肿、泄泻、痰饮、黄疸、淋浊、湿滞等中成药。

如:利胆排石片、结石通等,因具有化湿利水、通淋泄浊功效,故孕妇不宜服用。

疮疡剂

以解毒消肿、托里排脓、生肌敛疮为主要功能的中成药。

如:祛腐生肌散、疮疡膏等含红花、当归等活血通经之品,而百灵膏、消核膏、百降丹因含剧毒药较多,恐致孕妇流产。

祛风湿痹痛类

以祛风、散寒、除湿止痛为主要功效的中成药。

如:虎骨木瓜丸,因其有活血之牛膝及辛热之川乌,都有损胎儿。而抗栓再造丸则因大黄攻下,水蛭破血,故孕妇亦应禁用。

泻下类

有通泻大便,排除肠胃积滞、或攻逐水饮、润肠等作用的中成药。

如:麻仁丸、润肠丸等。围攻下之力甚强,有损胎气。

清热类

具有清热解毒、泻火、燥温等功效的中成药。

如:牛黄解毒片、片仔癀、消炎解毒丸、六神丸等。六神丸在孕早期服用可引发胎儿畸形,孕后期服用易致儿童智力低下等后果。而含有牛黄等成分的中成药,因其攻下、泻火之力较强,易致孕妇流产。

虽然说孕期用药是有一定风险的,但是如果孕妈妈所患疾病必须用药,大家也需要遵守医嘱来进行,孕妈妈的健康好了,腹中宝宝的健康才能更好。

赞赏

长按







































白癜风能痊愈吗
白癜风吃什么药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niuzia.com/qnzpz/3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