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泻叶为豆科植物狭叶番泻或尖叶番泻的干燥小叶。

功能主治

性味:甘、苦,寒,有小毒。归经:归大肠经。主治:泻热行滞,通便,利水。用于热结积滞,便秘腹痛,水肿胀满。

化学成分

1、狭长番泻叶含番泻甙A及B(二者互为立体异构)、番泻甙C及D(二者互为立体异构)、芦荟大黄素双蒽酮甙、大黄酸葡萄糖甙、芦荟大黄素葡萄糖甙,以及少量大黄酸、芦荟大黄素.此外,尚含山柰甙、蜂花醇、水杨酸、棕榈酸、硬脂酸、植物甾醇及其甙等.2、尖叶番泻叶含蒽醌衍生物0.85%~2.86%,其中有番泻甙A、B、C,芦荟大黄素-8-葡萄糖甙,大黄酸-8-葡萄糖甙,大黄酸-1-葡萄糖甙,以及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异鼠李素、山柰素、植物甾醇及其甙等.

临床应用

1热结积滞,便秘腹痛

番泻叶苦寒降泄,既能泻下导滞,又能清导实热,适用于热结便秘,亦可用于习惯性便秘及老年便秘。大多单味泡服,小剂量可起缓泻作用,大剂量则可攻下;若热结便秘,腹满胀痛者,可与枳实、厚朴配伍,以增强泻下导滞作用。

2水肿胀满

泻番叶可泻下行水消胀,用于腹水肿胀,单味泡服,或与牵牛子、大腹皮同用。此外,临床上以番泻叶小剂量,每日3g,代茶饮,用于中风昏迷者,可通肠腑,缓解症状,以利康复。

注意事项

1、用量过大番泻叶致泻作用因人而异,有人服用10克,并无通便作用,亦无不良反应。但有人服10克则引起消化道大出血,表现为腹痛、黑便。所以常规用量也应先以小剂量试用,逐渐加量。用量过大可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并可见头晕、行走不稳、面部麻木等。一般用于缓泻勿大于2克,峻泻勿大于6克。2、药不对证番泻叶性寒,泻下的同时可伤正气,所以体虚津亏而长期便秘者不宜用此峻下。临床可见一些老年病人长期自服番泻叶导泻,虽一时腹气通畅,但并非治本之法,而且会加重气阴虚损,不利于从根本上解决便秘症状。此时应配肉苁蓉、锁阳、炎麻仁、地黄等补肾、养阴、润下之品,以小量番泻叶缓下,并逐渐撤减番泻叶。3、妇女哺乳期、月经期及孕妇忌用。剂量过大,有恶心、呕吐、腹痛等副作用。

药房培训网

赞赏

长按







































美丽的黄皮肤爱心援助工程
长沙哪儿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niuzia.com/qnzpz/3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