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感冒咳嗽、呕吐、发烧,医院诊治,西医诊断可能是毛性支气管炎、支气管炎或肠胃炎。开了消炎药,暂时性好了,没过多久又反复发作。其实这些情况最根本的原因是积食导致的。如果当成受寒咳嗽或受寒发烧处理是无效的,即使暂时压住了也会反复生病。

那么,我们如何判断宝宝是不是积食了呢?

辨别宝宝积食的方法

1、闻口气

宝宝积食了,最直观的表现就是会有口气。

如果妈妈闻到宝宝的口腔有异味如臭臭或酸臭的气味,那么就可以表明孩子吃的过多,已经消化不良了。

除了闻口气,家长还要留意孩子打嗝时的味道。有的孩子虽然平时闻没有口气,但是打嗝反出的味道具有呕吐酸臭味,这个状况比平日有口气出现的更早,此时处理会更容易。

2、看舌苔

孩子积食,就会出现舌苔厚而白,嘴唇很红。舌苔白厚腻或黄厚腻也必定是有积食。

3、看孩子的鼻翼

孩子的鼻翼两侧隐约有青痕,类似青筋。如果平时没有,忽然出现,那离食积也很近了。

4、看食欲和肚子

宝宝忽然食欲不太好,或者不吃,或者挑食。宝妈们可以通过摸摸宝宝的肚子来进行判断,如果肚子鼓鼓的、硬硬的,这是积食出现的基本表现。

5、反复呼吸道感染、扁桃体发炎

积食的时候容易“化火”,而火的特性是向上的,所以就会上攻到扁桃体,小孩子就容易反复扁桃体发炎,呼吸道感染。

6、晚上睡觉不踏实

积食的孩子,晚上睡觉爱翻来滚去,子时过后满床翻滚,这头翻那头。比较小的孩子,在睡觉的时候还哭闹,这就是中医所讲的“胃不和则卧不安”。

7、观察大便:

大便很臭(可能是酸臭),必定有积食。

积食大便不正常(不顺畅或拉稀,但都偏臭);或刚开始拉稀臭,拉几天就不臭了;或放屁特别臭;大便颜色也不正常,一般偏深如黑色。

宝宝积食了家长该怎么应对

通过饮食调节

如果宝宝出现食欲下降、咳嗽等积食症状,但还没有外感症状时,可采取饮食调节治疗。

1、一日三餐要稍微“欠”一点,选择清淡的蔬菜、容易消化的米粥、面汤、面条等,不吃油炸、膨化食品,少吃甚至不吃肉类食物,可适当吃些鱼虾。

2、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不能饿一顿饱一顿,这样会打乱肠胃的生物钟,影响消化。

3、晚上最好不要吃太饱。宝宝白天运动量大,吃东西消化得快,但晚上胃蠕动慢了,消化能力比白天弱,如果吃得过多过饱,就容易积食,因此晚上吃饭不要吃得太饱。

4、早上和中午宝宝刚睡醒时,1小时内(至少30分钟)不要进食,因为胃肠等内脏从低运转恢复到正常需要一定的时间,否则也无益于消化和吸收。

5、对于尚处于哺乳期的妈妈来说,一定要忌口,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高脂肪、高蛋白饮食。若妈妈饮食无度,婴儿就可能“奶积”。

小儿积食推拿手法

小儿积食推拿手法一:清大肠经(3分钟)

位置:位于食指桡侧面,食指间至虎口成一条直线。

手法:用一只手托住孩子的手掌,暴露桡侧缘,然后用另一只手的拇指螺纹面从孩子手掌虎口推向食指指尖。

作用:清利肠腑、除湿热、导积滞,多用于治疗便秘、食积等症。

小儿积食推拿手法二:揉板门(5分钟)

位置:板门位置在拇指下。

手法:掌面大鱼际肌之中点,重按有酸麻感,为胃全息反应点。

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化滞,多用于防治食积、腹胀、食欲不振。

小儿积食推拿手法三:顺运内八卦(5分钟)

位置:内八卦位于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之中指横纹内2/3和外1/3交界点为半径,作画圈状。

手法:以图中黑点为起点,做顺时针作画圆,运的感觉为接触皮肤,又不产生压力,又像是悬空,想象八卦那种柔和感

作用:形滞销食,常用于食欲不振等病症。

小儿积食推拿手法四:推四横纹(3分钟)

位置:四横纹位于四指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

手法:用拇指桡侧缘或食、中指螺纹面,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称为推法,为改善积食等问题的要穴之一。

小儿积食推拿手法五:清天河水(3分钟)

位置:天河水位于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曲泽)成一直线。

手法:用一只手握住孩子的手腕,使其掌心向上,然后用中指、食指指腹自孩子腕横纹推向肘横纹直推,推的方向一定是从腕到肘,不可反向操作!

作用:清天河可清热解表,泻心火等,为常用小儿推拿穴位之一。

小儿积食推拿手法六:摩腹(5分钟)

手法:一般采用顺时针的方式,使大便沿升结肠、橫结肠、降结肠的方向运动,坚持操作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成人也是。稍大点的孩子可以采用揉腹的方式,即有一定的渗透力进行。

作用:健脾和胃,理气消食,多用于防治腹痛、腹胀、便秘、疳积等症。

小儿积食推拿手法七:揉足三里(5分钟)

位置: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旁1寸。

手法:用拇指按揉该穴。

作用:足三里为人体第一保健穴位,按揉足三里可健脾和胃、调中理气、通络导滞,对于孩子因脾胃不和引起的食积不化有调理作用。

护身福:消积运化敷脐熥灸保健贴

本品是以莱菔子、郁李仁、白术、神曲、东皮、山植、木香、川芎、苍术、香附、槟榔、牵牛子、枳实、吴茱萸、艾叶、天然冰片、薄荷脑、麝香草酚、黄酒、陈醋、蜂蜜、活性炭、铁粉、食盐、蛭石砭石、磁石等为主要原料,经特定工艺加工而成。

适宜于小儿因饮食不当、脾胃虚弱、受暑湿等原因引起的消化不良、厌食、挑食、积食等亚健康人群,促进健康。

护身福:腹泻舒敷脐熥灸保健贴

本品是以丁香、苍术、白术、乌药、荜茇、白胡椒、砂仁、肉蔻、白芍、干姜、黄芩、葛根、生附子、吴茱萸、艾叶、天然冰片、薄荷脑、麝香草酚、黄酒、陈醋、蜂蜜、活性炭、铁粉、食盐、蛭石、砭石、磁石等为主要原料,经特定工艺加工而成。

适宜于小儿因饮食不当、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部受寒等原因引起的腹泻、便溏、腹痛等亚健康人群,促进健康。

小编添知

敷脐疗法属中医外治法的范畴。中医外治法,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它起源于秦汉,发展于唐宋,成熟于明清,历代医家对其均有研究,精方妙药层出不穷,治病屡见奇效。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现肚脐是外治法层佳部位之一,随着经验积累,敷脐治疗疾病的范围逐渐增大,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医特色的敷脐疗法,堪称中医一绝。

中医认为,脐,神阙穴,“神”为一身之主宰,“阙”指重要之处,神阙穴为先天之蒂,后天之气舍,介于中、下焦之间,腹部正中部位,属人身至要之处。神阙穴又是任脉之要穴,任脉为阴脉之海,循行于腹正中,上连心脏,中经脾胃,下通肝肾,与督脉、冲脉一源三歧,故有脐通百脉之说。神阙与十二经脉相通,和五脏六腑相连,其作用广泛。

护身福中医脐疗法

针对小儿生病时患有的不同病症,都可以通过神阙穴来治疗小儿的各种疾病,保证达到“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功效。中医脐疗法已经拥有数千年的传承,护身福专家经过对小儿肚脐的深透研究,对小儿疾病的病况采取规范正确的治疗方式,无毒,无害,绿色,健康,无副作用,家长放心。

护身福敷脐熥灸保健贴的优势?

护身福敷脐熥灸保健贴,原材料都是优地优采,采用道地药材,纯中药提取,每款类型敷脐熥灸保健贴药材配方各不相同,都是最高限度提取其中药成分,%切中疾病要害,对症用药,敷脐治疗小儿各种疾病。护身福敷脐熥灸保健贴,采用最先进的萃取技术,保存其药性,精工精装,每一款产品都是护身福用心用力,考虑各个方面因素,为宝宝设计的通透性好、防感染、防过敏、胶质优选,契合宝妈宝爸所想,为宝宝谋健康!

感谢







































用斑蝥酊后会不会出现斑秃的情况
白癫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niuzia.com/qnzpz/3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