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渡遐思

文/许刚

大禹渡之名来源于大禹治水。传说尧时洪水滔天,江河泛滥,吞噬人畜田禾,冲毁房屋村落,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尧帝怜民疾苦,命鲧治理,鲧不得其法,筑堤截流,积细成巨,水患愈烈,危害更甚。鲧因治水不力被处死。舜即位后,令鲧之子禹继续治水。于是,禹率众丁来此地视察水势,思筹良策。自己虽继父治水已经三年,但依然是劳而无功。怎样才能战胜洪水,解除百姓的苦难呢?大禹伫立船头,陷入深深的思索。后经黄河鲤鱼神点化,大禹率领治水大军乘舟东渡,踏勘地势,苦战数年,凿开三门,引水归道,终于降服了“黄龙”,成为炎黄子孙引为自豪、衷心敬仰的治水英雄。那棵虬枝参天,浓荫匝地,大禹曾在其下观察河势,思谋治水之策,劳顿往返憩息的古柏,则被后人尊为“神柏”。黄河鲤鱼神点化大禹的地方,也就被称之为“大禹渡”了。如今那棵“神柏”犹在,枝繁叶茂,伟岸雄姿,腰围已有5米之许。大禹当年渡河南岸休息过的“禹店”,亦名传至今。这个神奇的传说更如黄河长流,千载不息。

大禹渡电灌站兴建于1970年10月,总控制灌溉面积32万亩。大禹渡扬水工程于1975年上水运行以来,为促进灌区农业发展和当地经济腾飞做出了突出贡献。大禹渡电灌站是一个大型的引黄灌溉工程,填补了国内-米扬程、高效率大流量的一项空白。那从下而上的管坡,长达近米,黄河水就是从这里抽上去的,六根巨型水泥管道,宛如六条长龙爬卧在陡坡上,昂起头喷珠溅玉灌溉数十万亩良田。昔日的大禹渡电灌站,如今已发展成为美丽的黄河文化景区。

我漫步在沉沙池畔,仿佛人在画中游。偌大的沉沙池,疑是天河降人间。当代大禹人自主研发,设计建造沉沙池,能把黄河浑浊的泥水在此过滤、沉淀,然后把澄清的黄河水输送到管坡,再从管坡一次性输送到渠首,创造了让世界同行叹服的奇迹。站在一级站的台阶上放眼南眺,碧绿的树木,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记得小时候我跟随大人经常从大禹渡口这儿坐船到河对面的河南西阎乡的东吕店、西吕店、东古驿、西古驿、杨家湾等村去探亲访友。那时的黄河水面很大、很宽,坐上船也得走好长一段水路,给我留下很深刻得印象。现在很少有那种小木船了,摆渡也成为历史,人们再想过河要么坐气垫船,要么跑远一点从“风陵渡黄河大桥”或者“三门峡黄河大桥”通过。坐气垫船,览黄河风情,已成为大禹渡黄河游的一个品牌项目。坐气垫船,畅游函谷关;品黄河鱼宴,体验农家乐,也成为黄河游的一大亮点。站立气垫船上,手扶船轩,极目远眺,顿感心旷神怡,人间许多的不如意,都会随风荡去……记得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刘禹锡诗云:“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几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当代大禹人以站为家,实施园林规划,把造林绿化作为生态水利发展的重中之重,根据泵站沟坡、河岸、平地、沙梁的不同地形特点,合理规划,先易后难,宜树栽树,宜花养花,宜草种草,交叉绿化,重点美化。在搞好绿化的同时,提升改造工程的文化品位,在沉沙池四周布设护栏,并利用栏板雕刻了57幅大禹治水故事和83幅名人题字及花鸟图案,在进水闸上部建造了具有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凉亭,建造了“定河神母”雕像,开辟了0平米大的休闲广场。对枢纽泵站区环境进行了总体美化、亮化、硬化,站区道路、庭院安装了天鹅式、中国结式等不同风格的景观装饰灯,使枢纽区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当代大禹人以大禹文化为载体,发展灌区旅游产业。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绿化优势和大禹治水的传说故事,以研究挖掘和开发大禹文化为出发点,以建设和展现富有地域特色的黄河文化为主题,对大禹渡禹王山进行整体规划,分期实施。通过国家支持、社会募集和职工集资等形式,开发建设水利博物馆(禹王庙)、大型观音雕塑、气垫船旅游、观音庙、月老园、状元岭六大旅游项目及若干景点,推进水利旅游产业的崛起。

走进大禹渡灌区,从机关到泵站,从渠道到闸房,从职工住房到办公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灌区房子变新了,环境变美了,工作条件变好了,林茂粮丰,物阜民富,处处洋溢着文明、和谐的气氛。大禹渡扬水工程,这颗璀璨夺目的引黄灌溉明珠,通过对大禹渡水文化旅游产业的大规划、大开发,将逐步建成我国北方地区以大禹文化为核心的黄河文化景区,进一步提升大禹渡旅游品位,推进大禹渡水利经济大发展。

作者简介

许刚,笔名亦复,网名神采飘逸,吕仙故里追梦人,山西芮城人。自幼爱好文学,喜欢写作,一直从事文字工作,运城市文学艺术协会会员,中国精短文学学会会员,曾在报刊,杂志发表散文、诗歌、小说一百余篇,30多万字。

西楼雅苑铭

文/李云生

聚西楼雅苑,集文人墨客于骚地;

瞻万世高秋,放眼词林竞俊杰。

泱泱华夏,赫赫古今。文明古国,和谐美德之雅音。聚八方之意气,习作论坛;凝四海之高岑,勤仄平于稼,守桃李之林。

拔指耕耘之古韵,舞风弹弄于宋琴。承千年国粹,躬身赋履犁风雨;继一梦天涯,举目吟诗卷古今。

是以古韵风华,诗花璀璨。华彩于诗坛,馨香其雅苑。身临墨海师乃随,面对词风友乃伴。晨光新露,扬朗朗之书声;垂日落霞,书涓涓以科段。承继万代之文化,开启千年乎发愿。藏虎卧龙,聚贤文苑。感抑扬顿挫其毫,务虚实仄平之辨。同心立志,齐描诗词之美容;携手同歌,合唱韵律之茂典。

囊昔旗亭画壁,诗人风雅坐次流连;笑谈声处,尽闻珠玑之句。今朝西楼小憩,风光旖旎皆入眸;徘徊时际,应有风雅之篇。文承千古,人杰地灵。春风得意,宜登高娉目,披襟岸帻。发盛世之声,展山河之秀;颂人事之美,漾春光之媚,传韵律之清。

故群名西楼,版开雅苑。冀四方吟者往来做客,自当一尽地主之宜。以尽宾主之欢;明月清风,晴窗雨夕。抚弦而歌,应律而踏;酬唱咏答,不亦乐乎。

而至文化之声,多有雅士之聚。风华尽展,亦有青衿于堂。从学求真,绝非孤身来往;循理问道,是以众儒成行。翰引万物之灵,以承清雅;墨通溪径之乐,故而昂扬。画笔支支,画不尽西楼精粹;丹青点点,点不完雅苑诗章。拓今时之流源,义不容辞;继古人遗风,责任担当。经年墨韵,助以波澜。今以棠颂,愿学会永续流芳。

西楼雅苑

《西楼雅苑》致力于传承与发扬中国文化,定时推送,分享经典,领略中华文化之瑰丽。西楼文苑长期等待有爱心的老师加入,主编群管顾问虚位以待,共同创造一个纯文学的平台,感谢您的支持。目前西楼文苑全面升级,旗下有西楼文苑网络文化传媒,西楼文苑品诗阁网络文化传媒,西楼雅苑网络文化传媒。

1:作品必须本人原创,不可一稿多投。一个月未见播发,可自行处理。文责自负。

2:本平台可发诗词,诗歌、散文、随笔、杂文、小说、字数不限。

3:作品赞赏费用,三天内的百分之六十给作者,有朗诵的朗诵和作者各得百分之三十,百分之四十用作平台运转。低于10元的赞赏金不再发放给作者。

4.同题诗的赞赏金不发放给作者,留作平台运转。

5:投稿邮箱

qq.







































乌鲁木齐治疗白癜风最好的
北京看白癜风大概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niuzia.com/qnzpz/2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