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复方应用八种牛黄丸的区别
盈智大讲堂 ①牛黄清胃丸配方:人工牛黄2g;大黄g;菊花g;麦冬50g;薄荷50g;石膏g;栀子g;玄参g;番泻叶g;黄芩g;连翘g;桔梗g;黄柏g;甘草g;牵牛子(炒)50g;枳实(沙烫)g;冰片25g。君药——人工牛黄、生石膏、大黄。臣药——栀子、黄柏助牛黄、生石膏清泄胃热,牵牛子、番泻叶助大黄通便泻火。佐药——冰片、菊花、薄荷、连翘、桔梗轻清上浮,疏风散热,取“火郁发之”之义;玄参、麦冬甘寒养胃,养阴生津,以防苦寒药伐胃伤津;枳实畅达气机。使药——甘草调和诸药,兼护胃气,为。诸药同用,共奏清胃泻火,润燥通便之功。主治:清胃泻火,润燥通便。用于心胃火盛,头晕目眩,口舌生疮,牙龈肿痛,乳蛾咽痛,便秘尿赤。剂型:大蜜丸。适应症:清胃泻火,润燥通便。主要用于治疗心胃火盛导致的头晕目眩,口舌生疮,牙龈肿痛,乳蛾,咽痛,便秘,尿赤等症。以清胃火为主,对中焦、下焦火都有一定的作用,多用于治疗胃中灼热和因胃热引起的口臭、大便干燥。药味平和无毒,可作为家庭常备的败火药。但阴虚火旺者及孕妇不宜用。②牛黄上清丸配方:人工牛黄2g;薄荷30g;菊花40g;荆芥穗16g;白芷16g;川芎16g;栀子50g;黄连16g;黄柏10g;黄芩50g;大黄80g;连翘50g;赤芍16g;当归50g;地黄64g;桔梗16g;甘草10g;石膏80g;冰片10g君药——人工牛黄性凉,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为清热解毒之佳品。臣药——菊花、连翘凉散风热,清热解毒;荆芥穗、白芷解表散风,消肿止痛;薄荷疏风清热,利咽解毒,诸药均有发散火邪之能,有“火郁发之”之意。佐药——黄芩、黄连、黄柏、大黄、栀子苦寒清热燥湿,解毒泻火,凉血消肿,能够清泻三焦实火;石膏清解阳明经实热火邪,赤芍、地黄、当归、川芎凉血活血,上行头部,祛风止痛;冰片疏散郁火,通关开窍,清利咽喉,聪耳明目,以助清上焦热邪,透发郁火。使药——桔梗轻清上浮,载药上行;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泻火,散风止痛之功。适应症:多用于清上焦火,肺热以及头面部上火不适都可以适当服用牛黄上清丸去除火气。孕妇不宜用。③牛黄清火丸配方:人工牛黄0.6g;大黄g;黄芩g;桔梗g;山药g;丁香g;冰片18g;雄黄g;薄荷脑9g;蜂蜜(炼)g适应症:用于肝胃肺蕴热,引起的头晕目眩,口鼻生疮,风火牙痛,咽喉肿痛,痄腮红肿,耳鸣肿痛。牛黄清火丸可以同时作用于上中下三焦,但由于牛黄含量不足1克,药效也相对较弱。很多患者不知道选择哪种药时都会选择牛黄清火丸,因为它总是会起到作用,而且比较保险,不会出错。有些人体质较弱,即使身体局部火气较旺,也不建议使用太过寒凉的药物,也建议使用牛黄清火丸逐步改善。因为药效比较弱,虽然安全但是治疗周期会比较长。④牛黄解毒丸配方:人工牛黄5g;雄黄50g;石膏g;大黄g;黄芩g;桔梗g;冰片25g;甘草50g君药——人工牛黄味苦气凉,入肝、心经,功善清热凉心解毒。臣药——生石膏味辛能散,气大寒可清热,清热泻火,除烦止渴;黄芩味苦气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大苦寒沉降,清热泻火,泻下通便。佐药——雄黄、冰片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桔梗味苦辛,入肺经,宣肺利咽。使药——甘草味甘性平,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泻火之效。适应症:清热解毒。用于感冒后所引起的口唇疱疹,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牛黄上清丸、牛黄清胃丸、牛黄清火丸和牛黄解毒丸”四味药作用较为相似,都是用于清热解毒,主要区别在牛黄含量以及配伍用药的比例。牛黄清胃丸和牛黄上清丸约在2克左右,最少的牛黄清火丸每颗只含不足1克的牛黄。牛黄解毒的牛黄含量较高,每颗大约在5克左右,所以药效就要更为猛烈,多用于治疗较长时间不能褪去的毒热。毒热过盛可能会引起皮肤表面红疹出现,甚至没有发烧时就会发生淋巴结肿大等情况,都可以使用。但不宜久服,孕妇也要禁用。⑤牛黄清宫丸配方:人工牛黄1.7g;麦冬g;黄芩g;莲子心g;天花粉g;甘草g;大黄g;栀子g;地黄g;连翘g;郁金g;玄参70g;雄黄g;水牛角浓缩粉g;朱砂g;冰片35g;金银花g;人工麝香1.7g君药——人工牛黄清热解毒,化痰息风,麝香芳香醒神,通闭开窍;水牛角浓缩粉泻火解毒,安神定惊。臣药——金银花、连翘、黄芩、栀子、大黄清热泻火,解毒散结;朱砂镇心安神。佐药——地黄、麦冬、玄参、天花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雄黄豁痰解毒;冰片开窍醒脑;莲子心、郁金清心除烦。使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相伍,共奏清热解毒,镇惊安神,止渴除烦之功。适应症:本药退热镇静效果明显,现在主要用于治疗流脑、乙脑以及外感导致的高热不退,尤其适用于儿童高热惊厥。在中医里“宫”指心包。清宫就是指清心涤热的意思,所以清宫丸多用于高热惊风等症状,可清热化痰祛风,对于因高热引起口干舌燥、神智昏迷也都很有作用。大人与小孩子都适合,如果是小儿服用,可以把药丸处理后通过鼻饲给药。由于此药含有朱砂、雄黄(有毒,小儿慎服),不宜长时间、大剂量应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⑥牛黄清心丸配方:牛黄25.7g;当归45g;川芎39g;甘草g;山药g;黄芩45g;炒苦杏仁37.5g;大豆黄卷57g;大枣90g;炒白术75g;茯苓48g;桔梗39g;防风45g;柴胡39g;阿胶51g;干姜25g;白芍75g;人参75g;六神曲(炒)75g;肉桂54g;麦冬44g;白蔹22.5g;蒲黄(炒)7.5g;人工麝香6.4g;冰片16.1g;水牛角浓缩粉28.5g;羚羊角28.4g;朱砂69.7g;雄黄24g君药——牛黄、人参具有清心开窍、豁痰定惊、清热解毒等功能,常用于治疗因高热及毒火攻心所至的神昏谵语、抽搐、烦躁、惊风、疮疔肿痛等症。臣药——麝香、水牛角、羚羊角等具有镇肝息风、清热散毒、开窍醒脑、豁痰等,助主药镇惊解毒;干姜、肉桂、甘草回阳救逆,强化其开窍,是治疗高热及心脑疾患所至的惊厥、抽搐、神昏、痉挛、昏厥、言语不畅、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及胸痹绞痛的要药。佐使药——黄芩、栀子具有清理上焦火盛的作用;当归、白芍、川芎清理头风、补血养阴;麦冬养阴生津;杏仁、桔梗化痰止咳;山药专理脾胃而补中气;适应症:主要用于治疗气血不足,痰热上扰引起的胸中郁热,惊悸虚烦,头目眩晕,神志昏迷,痰多质稀等症。它的配伍里含有少量的参,同时也有补气血的作用,所以对于心火过旺而导致的头晕目眩、血压升高等症状都有很明显的效果。另外,牛黄清心丸也可以镇定,因此对于因心火旺而睡眠不佳的患者尤其有效。补中有清,清中有补,以清为补,这味药不寒也不热,相对来说更安全,不会对体质有伤害。但由于本药中含朱砂、雄黄,所以不宜过量久服,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孕妇禁用。⑦安宫牛黄丸配方:牛黄30克;郁金30克;犀角30克;黄连30克;朱砂30克;梅片7.5克;麝香7.5克;珍珠15克;栀子30克;雄黄30克;黄芩30克君药——牛黄清心解毒,豁痰开窍,犀角清心,凉血解毒,麝香开窍醒神;臣药——黄连、黄芩、栀子清三焦火热,雄黄豁痰;佐使药——郁金、冰片芳香去秽,通窍开闭,以内透包络,朱砂、珍珠、金箔镇心安神,蜂蜜和胃调中,共为佐使。诸药合用,有清热解毒,豁痰开窍之功。适应症:用于中风昏迷及脑炎、脑膜炎、中毒性脑病、脑出血等症。春季尤其是在惊蛰前后,天气冷暖不定,是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有老人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家庭一直把此时服安宫牛黄丸作为预防中风的保健方法使用。其实,这观念是错误的。中医讲究辨证用药,同样是中风昏迷,热闭神昏,比如昏迷的同时,鼾声痰鸣声都很大,面色很红,这类病人服用安宫牛黄丸确实有效,但寒闭神昏则不得使用安宫丸,用了还会加速死亡。因此,绝对不能当做保健药吃,特别是本身就阳气虚的人,即便之前有过中风,脑血栓,也是不对症的,甚至可以伤阳气。而且安宫牛黄丸大部分药物成分的药性寒凉,不能久服,孕妇慎用。⑧牛黄降压丸配方:人工牛黄;郁金;羚羊角;珍珠;水牛角浓缩粉;冰片;白芍;党参;黄芪;决明子;川芎;黄芩;甘松;薄荷方中羚羊角入肝经,凉肝息风;珍珠平肝潜阳,清肝泻火;水牛角浓缩粉清热凉血;牛黄清热解毒,息风止痉;白芍、党参、黄芪益气生津,滋阴增液,柔肝舒筋;决明子清泻肝火,兼滋肾阴;川芎上行头目,祛风止痛;黄芩清热泻火,凉血;甘松行气止痛,开郁醒脾;薄荷清利头目,疏肝解郁;郁金解郁开窍,清心凉血。诸药合用,共奏清心化痰,镇静降压之功。适应症:为清热剂,具有清心化痰,平肝安神之功效。用于心肝火旺、痰热壅盛所致的头晕目眩、头痛失眠、烦躁不安;高血压病见上述证候者。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niuzia.com/qnzpz/1478.html
- 上一篇文章: 襄阳四中班主任的讲话火了各大家长群都在
- 下一篇文章: 泰州一位老师在家长会上问了3个问题,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