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一宸子如读后感读孩子的诗
子如自出生至今,每天与爸爸妈妈一起看书、睡前看书听故事,经常到书城「打书钉」,每次看毕逾十本绘本,爸爸坐得脚也麻痹,甚至爸爸累得睡了,然后她才愿意选最爱的一本,买回家再看无数遍。 今年暑假,子如却有一个不一样的阅读经验,此经验由爸爸买了雪野老师的《读孩子的诗》开始。 与诗人结缘 子如在今年(年)5月,随爸爸一起到昆明演讲,认识到雪野老师,同行亦认识到几位老师,小妮子心中深深记着几位老师的亲切笑容,其中雪野老师经常给她「深思」的问题,以及说话像朗诵读诗的温柔语调,令子如对雪野老师印象颇深。 有一天,当子如和爸爸看到雪野老师的新书《读孩子的诗》介绍,子如马上说:「很喜欢,很想看!」 子如强烈的「第六感」,对「喜恶」的反应及选择,总有出人意表的结果,她喜欢的东西,最后总令爸爸喜出望外。 于是爸爸经网上订购雪野老师《读孩子的诗》精装版,静待逾星期,书终于到手。 书到手,爸爸爱不释手,而子如更视如一份重要「礼物」,传了一张她与书合拍的照片给雪野老师。 陪伴 看《读孩子的诗》,爸爸一直陪伴子如,坚持每天只深读两三首诗,没有短时间内海量阅读全书,同时她亦每天选出最喜爱的那首诗,历时约一个月,当子如阅毕整本《读孩子的诗》,爸爸才询问她「读后感」。 一本童诗集,开启了子如的读诗之路。 每篇诗,也是一个精彩故事,蕴藏每个孩子的理想、梦、幻想与感受。 看诗集,就像看孩子的深情故事,子如对每一个故事也有自己的感受与理解。 子如的读后感是:在看《读孩子的诗》前,觉得写诗很困难,阅毕整本书,发觉诗原来可以在「几个字之间,存在无限趣味」,小小的几个字就可以表达心中所想,于是感觉写诗「不困难」。 其实,每天在阅读《读孩子的诗》后,子如也会和爸爸分享她零碎的读后感。 当然,五岁的子如,只能创作与读,很多字还不懂写出来,但她却开始尝试自己也来创作,把生活中的趣事「写」成诗。 孩子就是需要更直接的直觉,诗需要凭感觉而写,同时亦需要用「心」去看,依诗中的情感与故事,漫游诗海世界。 语言之外 《读孩子的诗》特别之处,是书中的诗并不是大人写给孩子的诗,而是孩子写的诗,内里有孩子无限的诗情画意,甚至有孩子对大人说的话。这个对鼓励子如也写「自己的诗」有莫大鼓励作用。 子如自幼已经与爸爸一同看书,爸爸经常以朗读的方式与她细味书中内容。 因此,子如喜欢「创作」诗,其实主要始于她幼少学懂讲话,由发现「说话」之外,还有「文字」,她便经常如朗读文字般,把生活的细节如读书般朗读出来。 当她体会到一般「说话」与朗读「文字」的分别,而当我发现生活上一些趣味事情,就会把它编成只有数句的「文章」,与她「重温」,对她说:这就是「诗」。 当然,爸爸只是用朗读文字的方式「重温」生活趣事,完全不能与真正的童诗相提并论。 于是,子如自幼喜欢「创作」诗。 不懂写,但懂得「创作」。 然而,何为「诗」,子如却是在细味《读孩子的诗》后,才有深刻的启蒙与切身感受。 《读孩子的诗》,令子如真正感受「孩子的诗」的趣味,当中的趣味,甚至令我和她也看得笑哈哈。 除了《弟弟的工作》是她的最爱,其实还有数首是她喜欢的,如《春天》、《筷子》、《老鼠》等,当中亦直接令子如看到书中哥哥姐姐们的有趣创作。 如果你也感觉生活枯燥乏味,我建议你也每天看一首,将会感觉「原来生活是如此精彩」。 图画之外 另外,《读孩子的诗》内插画精美,而且是诗中配画,同时画外有诗。 这里充份看到插画师小刺猬的绘画功力。 在阅读初,我被那些有趣的插图吸引,亦希望以此令子如一直深读每一首诗,坚持每天读诗。 今次令我喜出望外的,却原来不是插图。 读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子如不再留意插图,反而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里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niuzia.com/qnzpz/1002.html
- 上一篇文章: 快驴仔横行清远,马上出发消灭吃煲
- 下一篇文章: 火锅厨师必须知道的香料用法,为什么你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