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中年人有多难

白天上班,晚上陪读,更可怕的是,工作加班最多只是让人疲累,但辅导作业却经常被气炸。

或许有人会说:“不就是辅导孩子做作业?至于被气成这样吗?”

说这话的,一定没有辅导过孩子写作业,看看孩子写得乱七八糟的作文你就懂了。

我的妈妈,是个多余无用的中年妇女

“农场里的猪,好像我的爸爸”

什么叫终于瘫痪了???

孩子的脑回路千奇百怪,一般人真的理解不了,他们写作文全凭想象力,就连跳水冠军田亮都忍不住发微博吐槽自己孩子写的作文。

其实不怪家长们焦虑,高考语文满分分,作文就占了60分,可以说是一文定胜负。

“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更是直接放话:“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

当别的孩子能写出“灯把黑夜烫了一个洞”这样的句子,我的孩子却只能写出“我的妈妈,是个多余无用的中年妇女”。

做家长的,如何能不焦虑?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而流不歇”。

要想写出好作文,除了阅读上的积累,更重要的是丰富的生活体验,鲁迅的文学就起缘于自家后院的百草园。

童年的鲁迅可以听油蛉低唱,蟋蟀弹琴,摘覆盆子,拔何首乌藤,在雪天里捕鸟,但现在的孩子每天的日常就是上学、上辅导课、上兴趣班,当然没东西可以写。

杭州某小学的语文老师,就曾在朋友圈里吐槽,他的学生居然写出了一篇《我爱家乡的西瓜树》的文章,现在的孩子远离自然,缺乏常识已成为常态。

那有没有什么书,既能帮孩子积累作文素材,又能亲近自然丰富生活呢?

今天,妙妈就要给大家推荐这套《写给孩子的自然启蒙课》,虽然这是一本科普书,但文字优美,关于植物的介绍,完全可以直接搬运到孩子作文里,成为拿高分的点睛之句!

更难得的是,这套书把自然科普融合到传统文化里,用诗词解读花草,融合古文诗词、节气民俗等中国传统文化,无形中拓展孩子的阅读知识面!

《写给孩子的自然启蒙课》生动有趣、简洁优美的文字,介绍了多种花草果蔬,全书多张手绘植物图谱,绘图精美,色形逼真,无形中提高孩子的美学素养,感受自然之美。

一本书,就是一座精彩纷呈的自然博物馆!

原价元,但现在有五折的年末优惠团购价,只要65元,三本《写给孩子的自然启蒙课》就能抱回家啦~

现在购买,还免费赠送年花卉日历和植物标本制作卡,可以让孩子学以致用,锻炼动手和实践能力。

购买这套《写给孩子的自然启蒙课》,孩子将能获得:

多种常见植物的自然科普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文字简洁优美,涵盖多学科内容,提高文学素养;

多幅精美手绘插图,提高美学素养;

种常见又有趣的花草植物

让孩子从真实生活里获取最好玩的知识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植物,但专注儿童教育与阅读的竹马书坊,不希望这只是一本冷知识科普书,而是希望孩子们能学以致用,能把这本书里获取的知识,结合到日常生活里。

所以《写给孩子的自然启蒙课》里收录的不是那些冷门猎奇的植物,而是生活中最常见、但又最有趣的多种植物。

如凤仙花,也叫指甲花,因为它的花瓣可以用来染指甲,妙妈小时候就用它染过指甲,结果脸上、衣服上,都是指甲花的汁液,回家被臭骂了一顿。

如小学课本里出现过的打碗花。据说谁折了打碗花,它就叫谁把饭碗打破,其实打碗花只是普普通通的一种花,和喇叭花有点像,并没有叫人打掉饭碗的魔力。

用诗词解读花草,融合多学科内容

让孩子轻松扩展阅读知识面!

写给孩子的书,当然要孩子爱读才行。

为了调动孩子的阅读积极性,《写给孩子的自然启蒙课》特别强调语言上生动有趣,简洁优美。

喜欢用讲故事和提问猜谜的方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调动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参与进来。

比如在介绍芦苇的时候,会引用《诗经》里的句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让孩子知道芦苇是一种生活在水边的植物。

比如在介绍郁金香的时候,通过讲拇指姑娘的故事,让孩子对这种植物产生好奇,郁金香里真的能长出小人吗?

有时候,还会出几个谜语,让孩子牢牢记住这种植物的外形和特点,这可比直接干巴巴地说要有意思多了。

(知道答案的家长可以在评论区里留言~)

业内专家学者轮番审订

耗时数载才得以出版

《写给孩子的自然启蒙课》的编撰,可谓历经“九九八十一难。

本着对孩子和知识负责的原则,由多位植物学专家层层把关,几经修订考证完成的初稿,还要经高级工程师、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花卉所研究员梁芳对各个知识点逐一审读。

确保无任何知识点错误后,文字还需不断润色修饰,保证通俗易懂、幽默有趣,孩子看得懂也爱看,耗时一年半才推出。

书一出版,就获得了业内大咖的联袂推荐,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兼博士生导师、国家林业局自然保护区研究中心野生植物研究室主任张志翔拿到书更是爱不释手,作序推荐。

更难能可贵的是,为了能让孩子更详细地学习植物学的相关知识,《写给孩子的自然启蒙课》组建了一个读者交流群。

购书后扫描内页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niuzia.com/qnzjj/9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