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粽香middot药香
仲夏之月 端午时节 蝉鸣阵阵 艾香四溢 迎来了一个端午佳节 提起端午的习俗,我们的记忆中似乎只有吃粽子和赛龙舟。然而,翻开历史,古人的端午节,有着“另外的热闹”。 轻汗微微透碧纨 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苏轼《浣溪沙·端午》 沐兰汤,拴彩线,挂符,苏轼的端午香气氨氮,色彩斑斓。端午节的习俗还有挂菖蒲、系香囊、斗草、喝雄黄酒辟邪等。 沐兰汤“明朝端午浴芳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用菖蒲草沾水在双手、额头、脖颈轻轻拂拭一下,以示驱除晦气。 拴彩线“彩线轻缠红玉臂”,以五彩线系臂,驱邪避鬼,避五毒。 饮菖蒲酒、雄黄酒端午饮菖蒲酒,是为辟邪禳毒,久服可祛病强身。过去有习惯在端午节饮雄黄酒,据说惟有这天雄黄酒无毒,可以防邪祟。 粽子养生以前,就连小小的粽子也有许多讲究。粽子的馅料,北方多包小枣;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仲夏天气渐热,氤氲热气浮于地表,吃了端午粽锅里的煮鸡蛋,夏天不生疮;把鸭蛋、鹅蛋放在正午阳光下晒一会再吃,整个夏天不头痛。 端午节与中药沐浴兰汤、挂菖蒲、缠丝带、喝雄黄酒辟邪……古代的端午节更像是一个养生保健的“健康节”。其中,必然少不了中药的功劳,菖蒲,艾草,雄黄可谓是仲夏端午出镜率最高的三种药材,它们共同具有着开窍避秽的辛味,在暑湿氤氲的端午,起到祛湿驱虫的保健作用。 艾叶捣来做棉絮,烧来清淡香艾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采集于夏季花未开时,晒干或阴干,生用或喷醋炒炭用。其嫩叶晒干,捣成绒状,制成艾条,用以熏灸体表穴位,能温煦气血,通达经络。 温经止血,散寒调经,能安胎、止痛,为妇科常用药。煎汤外洗,可治皮肤湿疹瘙痒。 菖蒲水草之精英,神仙之灵药菖蒲,为常见的水生植物蒲类,菖蒲叶像一柄柄利剑,故菖蒲也被称为“水剑草”。菖蒲的品种很多,有水菖蒲、石菖蒲及菖蒲的变种钱蒲等,可作香料或驱蚊虫,茎叶可入药,通常作药用的是石菖蒲,其中,又以九节菖蒲药效最佳。 1.开窍醒神。用于中风痰迷心窍、神志昏乱、舌强不语,常与半夏、天南星同用,如涤痰汤。 2.化湿和胃。石菖蒲化湿浊,醒脾开胃,进食消胀。用于湿浊中阻之脘闷腹胀、痞塞疼痛。 3.宁神益志。用于健忘,失眠,耳鸣,耳聋。此外,还可用于声音嘶哑、痈疸疮疡、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 雄黄治疮杀毒要药 雄黄为硫化物类矿物雄黄族雄黄,主含二硫化二砷。 1.解毒。用于痈肿疔疮,湿疹疥癣,蛇虫咬伤。 2.杀虫。用于虫积腹痛,可与牵牛子、槟榔同用。还可驱杀肠道寄生虫。 3.祛痰截疟。可用于治疗癫痫,哮喘,疟疾。 厚厚的粽叶 裹住一份思念 长长的草绳 系住一份团圆 艾香清香 笑声漫漫 敬你一杯雄黄酒 送你最美的祝福 图片来源 网络 撰稿 王泓宜王震霆 执行编辑 钟嘉城陈爽马文意 责任编辑 张正茂叶美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niuzia.com/qnzjj/8312.html
- 上一篇文章: 茄子要成精,大师怎么办
- 下一篇文章: 花卉植物如何摘心适合三色堇六倍利矮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