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在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中药的作用机理是如何发挥其作用的呢?当前,“多成分对抗多靶标”被作为中药的治疗原则,而且大量的研究证明人与动物中肠道菌群与中药化学活性物质之间具有相关作用。肠道菌群能调节中药化学活性物质,化学活性物质也能改善肠道菌群的组成,肠道菌群能够调节中药多组分的协同和拮抗作用,从而保证宿主体内平衡、改善功能紊乱以及相应的病理情况。那么,菌群与中药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呢?

一、中药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中药常用于口服,首先进入的是消化道,而消化道尤其是肠道内存在大量的菌群,这些菌群的变化势必会影响药物的疗效。

动物经常使用一些益生菌,能调节动物消化道内微生物平衡、提高消化率、预防和治疗某些疾病、改善肉品风味、提高动物生产性能。而最近几年的研究表明,许多中药对肠道中的有益菌具有促进繁殖作用,发挥益生元作用,尤其是一些补中益气类中药,如黄芪、党参、绞股蓝、甘草等。而这些中药中,除了含有药性活性成分外,还含有一些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类、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为肠道菌群的生长提供多种营养,尤其是促进肠道内的有益菌(如乳酸菌、双歧杆菌等)的数量和种类,在维持机体微生态环境的平衡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中药在发挥益生元作用时与其它益生元(寡糖、果胶等)有所区别,中药益生元其药性活性成分可以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和增殖,而其营养成分蛋白质、脂类、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促进肠道有益菌的快速增殖。其它益生元不但对肠道有益菌有促进生长作用,对有害菌有促进作用,因此,中药具有药理和益生元的双重作用。

二、肠道菌群对中药的作用

大多数中药以口服给药方式,到达胃肠道后,中药的有效成分大多以葡萄苷类形式存在,这些化合物在肠内难以吸收,生物利用度低,在肠内滞留时间较长,如何发挥作用?这时候肠道菌群会产生大量酶,主要有β-葡萄糖苷酶、β-半乳糖酶、硝基还原酶、蛋白酶、碳水化合物酶和纤维素酶等,对植物中的多种成分进行代谢,利于药物更好的吸收。如果肠道菌群平衡失调,酶类减少或活性降低,便会影响药物疗效。肠道菌群对中药代谢起促进作用,主要作用是中药的许多成分经肠道菌群代谢后,将一些无活性的前体物质转化为具治疗作用的有效成分,增强药效,降低毒性成分,减轻对机体的损伤,清除病原微生物,提高机体免疫水平,避免药物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三、菌群和中药联合应用促进动物宿主健康

抗生素产生的一些列问题:如菌群失调、耐药性增强,药物残留等可以通过中药和益生菌来进行解决。中药与益生菌联合使用,无毒、无害、无污染,通过相互促进作用加强疗效,促进肠道有益菌群增殖和生长,保持菌群平衡。我们已经了解,中药进入动物体内需要肠道菌群的作用才能发挥其疗效,因此,筛选和使用一些有益菌在体外对中药进行发酵,使其产生小分子化学活性物质,更有利于动物机体的快速吸收,中药的药性活性成分发挥其药理和益生元作用,益生菌促进体内肠道菌群的平衡,共同参与消化、吸收,起到预防和保健作用。

六兴胃肠活:益生菌、发酵中药双重维护、多方调理!

本品所选益生菌和中药都是以调理胃肠功能,维护胃肠健康,帮助消化,促进营养物质吸收为着眼点的。

凝结芽孢杆菌Ⅰ型、大黄、陈皮、牵牛子、酵母等。

一、凝结芽孢杆菌:

1、能使肠道内双歧杆菌、乳酸菌等有益菌在肠黏膜定植,并与肠黏膜上皮细胞结合形成微生物膜,防止致病菌的定植与入侵,并能直接抑制、拮抗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痢疾杆菌等致病菌生长,起到调整胃肠微生态平衡,保护胃肠黏膜,维护胃肠正常功能和防治肠道病感染的作用,达到以菌治菌的良好效果。

2、清除、抑制致病菌、霉菌产生的毒素和有害物质,保护肝肾。

3、增强机体细胞与体液免疫功能,增加与提高体内干扰素的数量与活性,从而提高机体抗病毒能力。

二、酵母等营养元素:其中酵母菌能合成B1、B2、B6等多种维生素,产生淀粉酶、蛋白酶等多种消化酶以及乳酸等有机酸类,在消化道中与动物体内的消化酶类一同发挥保护胃肠、帮助消化、促进营养吸收、强体抗病等作用,再加之氨基酸、维生素A等营养元素,共同为畜禽生长、增重、产蛋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质基础。

三、大黄、牵牛子、陈皮等中药,开胃增食,消积导滞,理气通便,清热燥湿,保持胃肠正常蠕动和运化功能,促使粪便、有害菌、毒物及时排出体外。正如中医所说:“脾胃(肠)是后天之根本”“脾胃健旺,五脏皆壮,脾胃虚弱,则百病丛生”。“欲养生,肠要通”

1、提高食欲,帮助消化,促进营养物质吸收,对肉鸡、育肥猪促长增重效果更明显,可节约饲料,降低料肉、料蛋比,提前出栏5-15天,应用2-3天即有明显增食效果。

2、增免抗病功能更佳,可减少或避免病毒性疾病发病率、死亡率。在养殖过程中只要持续或间断应用本品,抗病毒之类的其他药物可不必再用。

3、预防腺胃炎、肠炎、下痢、拉稀、过料等猪、禽肠道疾病效果更确切,如已发病,3-5天内可治愈。

4、增蛋、延长产蛋高峰期,改变蛋壳色泽、质量更可靠,饲喂3-6天后,可见蛋重增加,色泽改观,破蛋、沙壳量等减少,产蛋率有所提高。因从卵泡发育到成熟排到输卵管(子宫)内形成鸡蛋排出体外,约需两周,所以显著出现效果应在连续饲喂10天后,产蛋率提高6-10%或更高。

5、抑霉解霉,保肝护肾,其他抗霉药、保肝肾药可不再用。

6、种母鸡应用本品7-10天后,可提高受精率、孵化率、出雏率;母猪应用可有效防止便秘。

7、抗应激,与疫苗同用,可提高疫苗免疫滴度和效果。

每袋g拌料斤,前5-7天加倍,可长期连续饲喂,必要时拌料-斤,连续饲喂10-15天。

赞赏

长按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最好
怎样治疗白癫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lingl.com/qnzjj/3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