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知路上陶花开之牵牛花

代表人物:戴厚祥

花语故事:戴厚祥希望自己像牵牛花般通过自己成长牵动、带动一批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他不是在听课、教研,就是在去学校的路上。无论角色如何转变,他最喜欢的事就是和学生们在一起;无论职务怎么变换,他总以自己是小学数学教师而自豪。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钱璐记者戴明夷)"哪些同学最愿意做老师?想把教师作为终身职业的举手?"上世纪90年代初,南京晓庄师范一堂文学课上,两位同学坚定地举起了右手。多年后的今天,这两位学生成长为江苏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其中一位就是南京晓庄师范学校(南京晓庄学院的前身)的届校友、现江宁区教研室副主任戴厚祥。近30年来,他亲历了乡村小学老师、校长、江宁区教研员、副主任等与小学数学教育有关的重要岗位。他用持续学习和不懈追求践行着少年时的志向,并不断拓展着小学数学教师的价值空间。

△年获评小学数学特级教师

少年立志,将教师作为终身职业

戴厚祥出生于教师家庭,父亲也是位小学老师。年,他如愿考上了南京晓庄师范学校普师班。但真正立志将教师当做终身职业,还是源于晓庄班主任的"常老师之问"。

尽管在班上年纪偏小,没有特长而默默无闻,但经过三年中师学习,戴厚祥带着不断自我超越的想法,像海绵般不断吸收、学习,后来居上。"刚入校时,我们班同学有的字漂亮,有的美术好,有的诗歌散文好……我就向同学们学习、请教,美术、体育运动、钢琴等我都赶上来了。我开始胆子小,但经过语文基础知识学科蔡老师的锻炼,我也成为了能站在讲台上表达自如的人。蔡老师上课前经常让我们进行5分钟即兴演讲、自我介绍、谈想法……这种教学法时隔30年仍不过时。"

自称"不是特别喜欢写作文,但写论文有感觉"的戴厚祥,获得的自信来源于晓庄读书期间的文学老师常秀华。"常老师那时让我们写周记,一周写一篇。写得好的地方,常老师就用红笔圈出来,还会针对性地写评语。我有几篇周记中,红彤彤一片,除了红笔圈划处,还有比周记还长的评语。在老师的鼓励下,我的周记写得越来越认真,文章写得也越来越长。在常老师指导下,我还读了许多优秀的小说和杂志,对写作也有很大提高和帮助。"

戴厚祥认为,一位优秀专业的老师应该是富有创新力的,而他拥有的这份自信和底气则来源于晓庄读书期间遇到的美术老师、也是画家谭红屏:"她从不批评我们,而是经常找出我们的作品独特之处夸我们。有次我写了两个美术字——青春,在碳黑钢笔素描基础上加了简笔画在里面。谭老师看到后当即就给予充分肯定:‘有创意,不拘于形式,不受老师模式影响很好。’"

毕业时,他成为实习小组中唯一的试讲老师,取得了首次讲课成功。那是他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老师收获的第一份自信。"三年级师范实习时,我和班上20名同学前往南京市明瓦廊小学实习,语文、数学学科各实习20天。由于我的课文朗读、教材解读、板书设计等基本功过硬而被指导老师发现。作为优秀学员代表,我被推荐面向全体同学和全校语文老师上了堂试讲课。"

带着满满的收获和自信,踏出晓庄学校大门的少年戴厚祥开启了教师人生的新篇章。

阅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年8月,毕业后的戴厚祥回到家乡的村小——江宁县铜井乡新民小学当了两年小学语文老师。两年送走了两届毕业班,语文成绩在全镇统一检测中位居前列。期间,他还获得了乡语文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一等奖。

初出茅庐的戴厚祥很快得到了江宁县铜井乡中心学校领导们的注意。年7月,中心校正缺专攻数学竞赛的数学教师。面对这份挑战,带着兴奋和忐忑的心情,戴厚祥利用整个暑假重温了《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小学数学教学理论》等。转入中心校后,班级教学质量和数学竞赛两手抓的戴厚祥从此告别休息日。年南京市组织的全国"华杯赛"复赛上,他集训辅导的林俊同学在县里一百多名数学精英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县里唯一的全国"华杯赛"一等奖(即复赛第一名)。这成绩在铜井乡的教育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在众人的期盼和激励中,戴厚祥开始第二届"竞赛辅导之旅"。"我挑选了5名同学进行新一轮竞赛辅导。为了便于离校较远的两名学生安心学习,我就把学生带到家里同吃同住,不收一分钱。每天吃完晚饭后的7:00-10:00,我们就都围坐在家里小桌子旁做题、解题、讲题。为了增强学生实战练习,我便拿出工资去南京买了竞赛书籍送给学生们。"年4月第五届全国"华杯赛"结果显示:江宁全县共有5人获一等奖。而戴厚祥辅导的学生中两人获得了全国"华杯赛"南京赛区一等奖。这一年,他被评为"江宁县铜井乡青年教学标兵";年底,又被评为"南京市优秀辅导教师""全国华杯赛优秀教练员"。

△在江宁区百家湖小学任教时与学生的合影

两届竞赛教练成功经验,为戴厚祥后来的专业成长提供了自信。他相信:竞赛能做好,其它也能做好。年调入江宁县新区小学(现为南京市百家湖小学)的戴厚祥,在时任校长的指引下开启了专业成长之旅。"他送给了我一本绿色封面的‘教海探航’十周年精选本,这里面的每一篇文章我都用心地读过、悟过、品过。年,我撰写了自己的第一篇教学论文《创设思维情境,优化思维品质》获得了全省二等奖。这篇文章使我踏上了教育科研的幸福之路。"年,他撰写的论文《创设认知冲突,激活学生思维》获得江苏省二等奖第一名,他取得了与著名特级教师李烈、华应龙、王一军等现场作课的零距离学习机会。年,他撰写的论文《临场开发原汁原味的生成性资源》获得了数学学科类一等奖第一名。作为获奖代表,他还应邀面向数千名同行成功地上了堂主题为"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的数学现场公开课。此后,他成为众多省级论文获奖"专业户"和公开课嘉宾。

△生态结构化教学——小学数学教与学新路径项目

荣获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

在论文科研硕果累累同时,戴厚祥从未停止过教师的基本功的修炼。年,工作8年的他就获得了江苏省现代小学数学赛课一等奖第一名。年南京市教研室组织的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中,他执教的"小数乘法"一课获得一等奖第一名。年获评江苏省特级教师之前,他先后获得5次江苏省赛课一等奖。他的《生态结构化教学——小学数学教与学新路径》荣获江苏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他带领团队做的江苏省教学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建构主义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态结构性教学实践研究》顺利结题。

△年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结题证书

《建构主义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态结构性教学实践研究》

其间他始终没有停止过学习,只有中师文凭的他利用业余时间,顽强拼搏,通过了大专自考、本科自考,并获得了学士学位。任校长期间,他也不断深造并顺利取得了教育管理硕士学位;他还坚持在工作和生活中学习:他的床头前放满数学教育类的书籍,每晚睡觉前他都会用心揣摩。在观看斯诺克选手比赛时,看到选手们那精准的击球,他想到了数学课堂上的提问的点要准确、精当;看到运动员冰上芭蕾的激情表演,他想到了数学课堂上不仅要放得开,最终还要能站得稳;看到节目主持人在现场访谈时,他又想到数学课堂也应激发现场感,让师生在对话中不断向问题的纵深处展开。

△受聘为南京大学教育硕士指导教师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如何平衡好学习及教科研的时间?戴厚祥直言:"其实就是将别人休息的时间用来做该做的事:静下心来写文章,写培训方案等。"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作为座右铭的戴厚祥始终认为:教师的价值不在于地位有多高,而在于每个人在自己的不同岗位上不懈拼搏,发光发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戴厚祥在江宁区东善桥中心小学

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时的工作照片

由于工作表现突出,35岁的他就被江宁区教育局调入到东善桥中心小学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5年的辛勤付出、5年的汗水浇灌,学校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学质量在全区乡镇学校中名列前茅;特别是"家长学校"办得有声有色,学校被评为江苏省、南京市优秀家长学校。为此安徽省教育厅还组织人员参观学习。年,作为校长的他被南京市教育局、江宁区教育局推荐参加并当选了江苏省小学数学学科特级教师。

△年获得"江苏省正高级"证书

年过不惑的戴厚祥被调入江宁区教研室后,也从未放松过对自己的要求。他带领的团队成员多次在南京市教研室组织的课堂教学竞赛和基本功竞赛中获一等奖;自己凭借8篇核心期刊论文,3本个人专著,5个省赛课一等奖,50多节省市级公开课参评,他一次性通过并获评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荣誉称号。他有爱心、有情怀、有抱负,除了负责江宁全区60多所小学数学青年教师的成长外,还成立了江苏省乡村教育联盟、江宁区的乡村教育联盟。经过近6年的发展,这个联盟形成了拥有近80所小学的教师成长共同体。通过共享试卷资源、公开课资源和专家讲座资源,助力更多乡村小学教师专业的成长。"每当看到青年教师在公开课舞台上的表现时,喜悦感、成就感油然而生,我能听到竹子般拔节生长的声音。"从年起,经过近乎苛刻的选拔,他连续3年担任江苏省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工作室里学员都是全省最好的业务尖子。借助这一平台和高校资源,整合专家资源,工作室成员们的专业再上一个个新台阶。这学期,他还主动要求去乡村小学代课,每周给学生们上几节数学课,觉得很充实。"和学生们在一起真得很快乐,我一直以自己是小学教师而自豪,我也一直以斯霞、李吉林等老师为偶像。希望学习偶像们用充满生机的活力和创造力将小学教师这份职业的价值不断放大。"阅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的戴厚祥深情地说。

行知路上,精彩回顾

第期查静:乐在其中,幸福地做孩子喜欢的好老师

第期陈林静:创造美好的儿童语文生活

第期倪鸣:没有师爱这个“1”,再好的专业发展和成绩都是“0”

第期史春妍:发自热爱的喜欢并坚持,才能走得远

第期韩佩玲:在挑战中享受成长的快乐

第期陈跃红:艺术和生活教育,铸就重要的人生底色

第期李彤:厚积薄发,方能在工作之需全力而为

第期袁新兵:热爱学生是教育的前提

第期宋非:因为喜欢老师,所以喜欢他们的喜欢

第期宋运来:童漫大王,让天下孩子不再惧怕作文

第期王凌:永葆职业兴趣,源于不断解决未知领域的新问题

第期蒋显敬:让每所学校上空都回荡着歌声和笑声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文字:现代快报、校友会办公室

编辑:校友会办公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niuzia.com/qnzjj/12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