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处暑晨曦微茫,听牵牛花欢奏乐章
北京治痤疮好医院 http://m.39.net/pf/a_9125685.html博雅小学堂·节气家书 文 沈家智 音频选自博雅小学堂APP桐桐: 见字如面! 孩子们都告别离开了山房,夏天也结束了,山谷里静悄悄的,我收拾完教室往回走,四面是竹山,顶上是高远的蓝天,有白云在绵绵的移动着,变幻出凤凰与犬的形状。四野无人,也无鸟兽,只有两只鹰在盘旋着,发出尖锐而苍凉的叫声。 我听见鹰叫,总觉着是秋天到了。这是童年给我的印象。 桐桐,你是知道我的家乡的,在一片水草丰美、四面皆山的谷地。入了秋,便是收获的季节,先是芝麻和大豆;然后是棉花,是水稻;霜降之后收番薯,一茬接一茬,田野一次比一次空旷,最后露出厚实而广袤的土地来,等到黄冬腊月,落上霜,盖上雪,干干净净。 孩子们从入秋开始就要下地干活了,我常在晒谷场上听见鹰的叫声,一抬头,就会看见它在蓝天白云间盘旋的剪影,一圈一圈的飞着,有时候会飞到山的另一边,那是一个我要走很久方可看见的世界。大人们不喜欢鹰,一看见总要“嗬嗬”的恐吓它,防着它一个俯冲,便会抓走一只鸡。 我虽知道它是对鸡的威胁,却总不讨厌它,也总是盼着它来。此一点,不能为我的父母理解,也难以为其他的小伙伴理解。 桐桐,我想,你是理解我的。如果你和我一样在这样的山谷里看见鹰,你也会盼着它来。 鹰飞出来了,是处暑到来的征兆。古人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 “鹰乃祭鸟”,就是说处暑甫至,老鹰能感知秋之肃气,开始大量捕猎,但它第一次捕捉到的猎物不会先吃掉,而是先陈列出来,如同拜祭,以此“示报本也”。 后五日“天地始肃”是指万物启始凋零,慢慢有了肃杀之气。古有“秋决”的成法,就是为了顺应天地的肃杀之气而行刑。 再五日“禾乃登”,“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取“五谷丰登”之意,意思是天气肃杀后,各种农作物开始成熟。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等待我们的将是一个清凉的世界。桐桐,你看,这个节气的作用主要是告诉我们气温将要变化了。 二十四节气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指示季节的,比如立春、夏至;一类是反应物候现象,指示农事的,比如小满、芒种;还有一类就是反应气候特征,除了处暑,小暑大暑、小寒大寒皆为此类。 先人们也在节气里行走、生活,他们沿着这条路一路走一路做记号,总怕我们走错了路。桐桐,当我领着你重走这条路时,看见了他们看见的鸟,也看见了他们种下的花,更主要的,是我们也在节气里找到了属于我们自己的草木,并且,我们也做下了记号,给别人看。 属于处暑的植物,是牵牛花。 牵牛花 五年前,我还在良渚的农庄上班,有天早晨在园子里拍照,不经意发现石榴树上缠绕着一株野生的牵牛花,虽只一朵,情趣却是十足。自此而后一连数年,我常常想起,却从未惊扰它。只是每逢秋黄叶落,同样的地方,同一棵石榴树上,它都悄然开放了,每年一见,让我有种重逢于三世之外的恍惚。 叶圣陶先生曾轻描淡写的说过一句话,“手种牵牛花,接连有三四年了”。这种一年一年,对一株植物的守候,很多人都无法理解。但是,草木有情,我们念念不忘的,也许并非草木,而是透过草木间的露珠,隐约可见的过往岁月与童年。 小时候在农村,每每此时节,秋稻可收,农事正忙。庄稼人起得早,男人们下地干活,女人们在厨房里开始了一天饮食的忙碌。晨曦微茫时,一个个院落都静极了,整个山村只有锅碗瓢盆和浆洗的声音。所有的节奏都很慢,但有一处是快的,是热闹的,那就是满墙的牵牛花,它们都在努力的生长,还有开花,然后结实。马上要霜降了,这是它们最后的繁衍机会。 牵牛花和葡萄藤一样,只一个早上,它要是喝足了水,能窜高两三寸。我亲见了它一个晚上在竹篱笆上爬了整整一格。 它的花苞很漂亮,从叶柄处生出来,挂在茎条上,长长短短的,极有情调。起初只三五朵,并不起眼;但总有一日,忽而一夜梦醒,便是满墙的花朵,伴随着厨房里荡出来的炊烟,在院墙上热烈的开放。它们总是和主妇们比赛,看谁起得更早。而主妇们似乎也能听得见这一个个小喇叭里奏出的曲子,从不缺席它们的演奏。 及至八九点钟,太阳升起,炊烟渐息,男人们陆续从地里回来,牵牛花也收拾好姿态,准备谢幕。到十点,这个世界都热闹了,院墙却安静了下来,牵牛花默默的闭合、凋谢了。 我离开故土已很多年,在城里,也再难见到那满墙的牵牛花。 后因种种因缘,我认识了不少植物,但最最难忘的,还是那些在乡野间伴随我成长的野花野草。有时候,哪怕只惊鸿一瞥,只一个小小的字眼,都能引起我的无限回想。 一日,读加贺千代的俳句,写到朝颜,方知这种情愫,中外亦然。她如此写道: 井边柳罐挂,朝颜蔓儿爬满了, 提水到邻家。 多美的场景啊!清晨早起,来到井台边汲水,却发现取水的柳罐上爬满了朝颜蔓儿。主人惜花,不忍弄伤朝颜,只得去邻家借水。 这里的朝颜,便是牵牛花。 加贺千代是江户时代日本著名俳句女诗人,地位好比中国的李清照。17岁投在俳圣松尾芭蕉门下,所留名句甚多。只是一生坎坷,子死夫亡,后入松任圣兴寺削发为尼,晚年所咏俳句也大多凄切伤感: “爱子啊,今天你又跑到哪里去捉蜻蜓了?” 桐桐,这一句是她悼念儿子的,爱子已逝,不奉晨昏,每每念此,不忍读之。她的儿子,就是在捉蜻蜓时不幸溺水身亡的。 喜欢牵牛花的,还有千利休。千利休是日本茶道的一代宗师,自他而后,日本的审美就完全奔着“清敬和寂”的路子走了。 千利休有个院子,种满了牵牛花。丰臣秀吉听说了,便要他组个茶会。这便是后来有名的朝颜茶会。 丰臣秀吉 清晨,秀吉走进小院,却发现满院的牵牛花尽皆毁去,周遭空旷寂寥。心头颇为不爽。但还是随着利休走进茶室,待到解下武士刀,半跪而坐,只一抬眼间,秀吉惊呆了:一朵较弱的朝颜,斜斜地长在釉色有黑、质地粗糙的花插里,光阴静寂,晨曦蔼蔼,只有这一朵蓝色的花在不急不慢的绽放着。 毁满院朝颜,只留一朵开在枯寂的茶室,这便是千利休的本事。 后来,秀吉被千利休折服,千利休也侍奉了他十年。这十年,利休茶名远播,终成一代鼻祖。 桐桐,还有一本书,叫《源氏物语》,里面也有朝颜,她是源氏求之不得的女子。在这本书里,光源氏一生风流,唯独槿姬不为所动,是精神伴侣。 日文的“槿”,就是牵牛花。 光源氏曾送过一盆牵牛花向槿姬示爱,后来又写了一首和歌给她: 昔年曾赠槿 永不忘当初 久别无由见 花容减色无 槿姬也回了一首: 秋深篱落畔 苦雾降临初 槿色凋伤甚 花容有若无 流年已逝,花已半残,往事只堪回首,往事亦不堪回首。可堪回首是独自回眸情意无限,不堪回首是回马寻踪物是人非。 桐桐,写到这,我已经有点伤感了。便不说了吧。我种的牵牛花已经开花了,结果后给你留一些种子。 谨致 秋好 家智 丁酉处暑 点击原文,收听《节气家书》专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niuzia.com/qnzjg/12270.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医杂谈对药窍门不看就亏大了
- 下一篇文章: 宋代玉器的世俗化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