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中药丨牵牛子
牵牛子 性味归经 苦,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 功效 泻下,逐水,消积,杀虫。 性能特点 本品苦寒降泄,有毒而力猛,入肺、肾、大肠经,既善通利二便,显泻下逐水与消痰涤饮之效,为治水肿、痰饮、便秘之猛药。又善消食积、驱杀肠道寄生虫,为治食积、虫积之良药。且尤宜水肿、痰饮兼二便不利或积滞内停者。 主治病证 ①水肿,鼓胀,痰饮喘满。 ②大便秘结,食积停滞。 ③虫积腹痛。 用法用量 内服:汤剂,3~6g,打碎;散剂,每次1.5~3g。生用或炒用,炒用药性较缓,副作用较小。 使用注意 孕妇禁用,不宜与巴豆、巴豆霜同用。 看图鉴别 牵牛子的故事 《本草纲目》记载,李时珍善用牵牛。有一宗室妇人,年近六十岁,长年患有大便秘结,一般十多天便一次,其难甚于生产,痛苦十分。曾用养血润燥通便的药物,感胸膈满闷不适;用芒硝、大黄等泻下通便,亦无效。此情三十余年。李时珍检查病人较肥胖、细皮嫩肉、心情忧郁,泛吐酸水,常患热病,李认为,此三焦之气雍滞,有升无降,津液化为痰饮,不能下润肠腑,非燥比也。硝、黄又徒入血分,不能通气,俱为痰阻,故无效。服牵牛子末皂荚膏丸,即便通利,一次胀消。牵牛走气分,通三焦,气顺痰消,上下通快。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niuzia.com/qnzcd/4411.html
- 上一篇文章: 大病常见奇功消气水痰食诸般实滞的牵
- 下一篇文章: 二医院养生堂中药副作用一览表值